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别名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摘录伤寒论

此事难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处方麻黄1两,连轺1两,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身热不去,瘀热在里发黄,小便微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临床应用荨麻疹:陆某,男,27岁。患荨麻疹状若地图形,全身瘙痒甚剧,时愈时作,缠绵6年。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影响工作及睡眠,身感微恶寒,脉细数,苔薄白,体温37℃,其它无特殊症状。处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僵蚕。服药1剂后,症状大减,服2剂而荨麻疹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继服2剂,至今未再复发。

摘录此事难知

猜你喜欢

  • 扶劳四物汤

    药方名称扶劳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黄耆(蜜炙)1钱,麦门冬(去心)1钱,柴胡7分,地骨皮7分,秦艽7分,丹参7分,天花粉7分,陈皮7分,香附7分,砂仁7分

  • 葱苏散

    药方名称葱苏散处方苏叶、葱白、生姜、川芎。功能主治胎前产后感邪,表症悉具者。摘录《医级》卷七

  • 参术调脾散

    药方名称参术调脾散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诃子肉8分,白芍8分,神曲8分,白扁豆8分,砂仁7分,苡仁7分,炙草4分,山楂1钱,豆蔻霜1钱,家莲子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疮虚泄。用法用量

  • 桂蜡丸

    药方名称桂蜡丸处方桂(去粗皮)。制法上为末,熔黄蜡为丸。功能主治恶刺入肉。用法用量看疮大小,置疮内,湿纸3-5重搭盖,以火熁候药丸熔入肉,其刺自出。如无刺,即所伤者亦平也。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车膏涂方

    药方名称车膏涂方处方车膏。功能主治手足冻疮肿烂。用法用量上1味,熬令热,涂疮上,又以羊脂和蜜,熬匀涂敷。每日2-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青金丸

    《魏氏家藏方》卷二:青金丸药方名称青金丸处方南硼砂(黄色者)15克 川甜消(并别研)真郁金各7.5克 片脑(别研)麝香(别研)各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涎潮盛咳嗽及小儿

  • 建瓴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建瓴汤药方名称建瓴汤处方生怀山药30克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24克(轧细)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生怀地黄18克 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功能主治治肝阳上亢,头

  • 劳伤药酒

    《伤科方书》:劳伤药酒药方名称劳伤药酒处方红花2钱,黄芩5钱,乌药5钱,白茯5钱,生地5钱,当归6钱,加皮5钱,骨脂3钱,杜仲5钱,牛膝5钱,枳壳3钱,桃仁4钱,远志5钱,续断3钱,麦冬5钱,秦艽5钱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药方名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别名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姜苓五味细

  • 快气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快气丸药方名称快气丸处方槟榔3枚(锉)木香30克 肉豆蔻(去壳)15克甘遂15克(麸炒黄)大戟7.5克(炮)白牵牛30克(炒)墨(烧赤,醋淬)7.5克沉香15克 陈橘皮(汤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