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集香丸

集香丸

奇效良方》卷四十三:集香丸

药方名称集香丸

处方丁皮1两,茴香1两,益智1两,荆三棱1两,青皮1两,莪术1两,陈皮1两,川楝子1两,巴豆半两(和皮米炒黑,去米不用)。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伤生冷,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三

御药院方》卷三:集香丸

药方名称集香丸

处方附子2个(各重5钱半以上者,须得正坐好者,炮裂,去皮脐,剜作瓮儿),硇砂(水化开,盏子内焙干)、木香7钱半,荜茇(直者)1两,破故纸1两(炒)。

制法上将飞过硇砂末分在附子瓮内,却用剜出附子末盖口,用和成白面裹约半指厚,慢火内烧匀黄色,去面为末,却将原裹附子面,再为细末,醋调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积磨块,祛痰疗癖。主一切积滞,不拘老弱虚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集香丸

药方名称集香丸

处方白豆蔻仁4两,缩砂仁4两,木香(不见火)4两,姜黄4两,丁香(不见火)6两,香附子(炒去毛)4两8钱,麝香(研)8钱,甘草16两(纳2两入药,14两捣汁煎膏)。

制法上为细末,入蜃香拌匀,用甘草膏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中顺气,消宿酒,进饮食,磨积滞,去症块。主一切气疾,胸膈痛闷,胁肋胀满,心腹疼痛,噫气吞酸,呕吐恶心,不思饮食,或因酒过伤,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细嚼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兰室秘藏》卷上:集香丸

药方名称集香丸

处方三棱1两,广荗1两,青皮1两,陈皮1两,丁香皮1两,益智1两,川楝子1两,茴香1两,巴豆(和皮,米炒焦)5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消积滞。主伤生冷硬物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前温水、生姜汤任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猜你喜欢

  • 补夜丹

    药方名称补夜丹处方熟地1两,白芍5钱,鳖甲3钱,当归3钱,生何首乌3钱,丹皮3钱,地骨皮3钱,茯苓5钱,麦冬5钱,贝母3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春温之症,满身疼痛,夜间发热,日间则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国老汤

    《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国老汤药方名称国老汤处方甘草(生,锉)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解砒毒。生肌。主痔疮,以及痔疮经枯痔后已落,疮口将敛,其痒异常。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2碗,入瓶中煎,常常熏

  • 不传妙方

    药方名称不传妙方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白及粥

    药方名称白及粥处方白及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个蜂蜜25克制法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粥至将熟时,将白及粉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稠粘时即可。功能主治补肺止血,养胃生肌。适用于肺胃出血病,包括

  • 硫黄煎

    《圣惠》卷三十六:硫黄煎药方名称硫黄煎处方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干姜1分(炮裂,研,罗末),蜜1两。制法上都研令匀,其蜜用水1大盏调,以绢滤过,于汤碗

  • 泽泻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泽泻散药方名称泽泻散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虚劳,

  • 清肝利咽汤

    药方名称清肝利咽汤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栀子12克,枳实12克,桔梗10克,射干12克,蝉衣9克,苏子15克,半夏12克,前胡10克,白芥子9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肝利咽,降逆化

  • 大补阴阳汤

    药方名称大补阴阳汤处方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益智仁1钱半,山药(炒)1钱半,当归(去尾)2钱,熟地2钱,益母草2钱,牡蛎(煅,研粉)3钱,甘草(炙)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6分。功能

  • 黄耆白芷膏

    药方名称黄耆白芷膏处方黄耆1两,白芷1两,大黄1两,当归1两,续断1两,薤白(切)2两,松脂2两,乳香半两,蜡1两,猪脂2介,生地黄汁3合。制法上11味,取前5味锉碎,以地黄汁拌匀,先熬脂令沸,下诸药

  • 阿胶鸡蛋汤

    药方名称阿胶鸡蛋汤处方阿胶10克 鸡蛋1个食盐适量制法阿胶用水1碗烊化,鸡蛋调匀后加入阿胶水中煮成蛋花即成。功能主治补血,滋阴,安胎。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烦躁等。用法用量每日1~2次,食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