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陈橘皮散

陈橘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7.5克(去芦头)贝母15克(煨微黄)鸡苏7.5克杏仁7.5克(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人参7.5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灯心10茎,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胡椒半两,肉豆蔻1两(去壳),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呕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槟榔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哕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粟米半分(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2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膈气,脾气弱,呕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赤茯苓半两,桂心半两,大腹皮半两(锉),芎?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或胁肋间痛,腰腿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十二: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1两,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高良姜半两,桂心3分,白术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心腹痞满,下之后心腹转胀。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一: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虚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七十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白茯苓一两。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前胡3分(去芦头),木香3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六: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上气,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半(汤浸,去白瓤,焙),胡椒半两,桂心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高良姜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黎勒1两(煨,用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脾气虚,心腹胀满,大肠不调,少思饮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2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泽泻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八十一: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槟榔3分,桂心半两,芎?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两胁胀满,心腹壅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圣惠》卷十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炮裂,锉)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赤茯苓1两,桔梗(去芦头)1两,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已汗下后,脾胃气虚,心下痞满,腹中雷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分(去芦头),贝母半两(煨微黄),鸡苏1分,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胸中满闷,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加灯心10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呕逆,腹鸣下痢,心下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圣惠》卷十六: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雄鼠粪2-7枚,白术1两,豉1合,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愈后,起早及食多劳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五十: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桔梗1两(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百合3分,羚羊角屑1两半,马蔺子1两(微炒),紫菀1两(去苗土),射干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膈气,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脔在咽中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葛根2两,芦根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炙)。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四十二: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辛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如痹,咽喉中涩,唾沫。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圣惠》卷八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1分,桑根白皮(锉)1分,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咽中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六: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射干3分,汉防己半两,赤茯苓1两,大腹皮1两(锉),泽泻3分,泽漆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攻四肢,肿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八十八: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分(锉),白茯苓半两,人参1分(去芦头),甘草半分(炙微赤,锉),槟榔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心腹胀闷,亦治呕逆恶心,背寒脚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槟榔(锉)1两,桂(去粗皮)3分,牵牛子(微炒)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胸中满闷,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圣惠》卷十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葛根(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五十四: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牵牛子1两(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羌活半两,乌臼皮半两(锉),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皮肤肿满,三焦壅闭,上喘咳嗽,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浓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两(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前胡1分(去芦头),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痰壅结实,时欲呕吐。

用法用量橘皮汤(《普济方》卷三八七)。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十四: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3分,白茯苓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羸少气,呕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四十三: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汉防己半两,赤茯苓3分,槟榔3分,木通3分(锉),紫苏茎叶1两,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内诸气,胀满喘促。

用法用量橘皮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方中槟榔用量原缺,据《圣济总录》补。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七十五:陈橘皮散

药方名称陈橘皮散

处方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2-3月恶阻病,呕吐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 五痫丸

    药方名称五痫丸别名五痫神应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天南星30克(炮)乌蛇30克(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称)朱砂7.5克(别研)全蝎6克 (去毒)半夏60克(汤浸七次)雄黄4.5克(研)蜈蚣

  • 加减三奇汤

    《医学发明》卷四:加减三奇汤药方名称加减三奇汤处方桔梗(去芦)半两,半夏(汤洗)7钱,陈皮(去白)半两,甘草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人参(去芦)半两,杏仁3钱(研),五味子4钱,紫苏叶半两,桑白皮半两

  • 猴头健胃灵胶囊

    药方名称猴头健胃灵胶囊处方猴头菌培养物浸膏、海螵蛸、延胡索(制)、白芍(制)、香附(制)、甘草(制)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猴头菌培养物浸膏系取猴头菌培养物

  • 黄附丸

    药方名称黄附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大黄为衣。功能主治翻胃呕吐。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水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 解暑败毒散

    药方名称解暑败毒散处方香薷6克蒲公英6克青蒿6克茯苓6克甘草3克 归尾3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大黄2.4克天花粉4.5克功能主治祛暑辟秽,化温解毒。治时毒暑疖。用法用量水煎服。十岁小孩如此,大人增

  • 铜绿散

    药方名称铜绿散处方五倍子(细研)38克白矾7.5克铜绿少许轻粉1克乳香4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阴部湿淹疮。用法用量洗净掺之。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三○一补。摘录《洁古

  • 补益延寿膏

    药方名称补益延寿膏处方生干地黄4两,熟干地黄4两(并洗净),川当归(去芦,酒浸)2两,防风(去芦)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大藕三条去皮节,切片,研,取汁一碗,同前药于银石器内熬成膏子令厚,入蜜4两同熬成

  • 半丁丸

    药方名称半丁丸处方半夏(半服者)半两(汤洗7次,为末)、丁香1钱(重碾碎)。制法上将半夏末水搜作剂,包丁香,再以面裹煨令熟,去面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婴孩小儿风痰在膈,痰盛咳嗽,作热

  • 侧柏叶汤

    方出《奇效良方》卷五十一,名见《医统》卷七十四:侧柏叶汤药方名称侧柏叶汤处方黄连1两,黄芩1两,荆芥1两,蛇床子1两,镜面草1握,蚵蚾草1握,槐条1握,侧柏叶4两。功能主治诸痔。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煎,

  • 狐仙封脏丸

    药方名称狐仙封脏丸处方枸杞子(去蒂,酒拌蒸)4两,菟丝子4两,白茯苓(乳拌,蒸晒5次)4两,赤茯苓4两,大生地(竹刀切片)4两,大熟地4两,甘菊花4两,女贞子4两,何首乌(同女贞子蒸晒5次)4两,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