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酒煎散

酒煎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酒煎散

药方名称酒煎散

处方防己(酒洗)、防风甘草(炙)、荆芥穗、当归赤芍药、牛蒡子、甘菊(去蒂)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露赤眼生翳。

用法用量每服5-6钱,酒煎,食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酒煎散

药方名称酒煎散

处方当归穿山甲(炮)、白芷升麻肉桂木香川芎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发背因毒内攻,其毒与好肉一般平者,用手按之如牛颈之皮,上有黄泡出腥水。

用法用量酒煎服。或患处好肉四边红肿,其色如火,用瓷锋砭去恶血,即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敷之,时时用芭蕉根汁润之,以助药功。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得效》卷十九:酒煎散

药方名称酒煎散

处方乌桕根、水柳根、水杨梅根、葱头根、红内消、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如泻时疮势略退时,只吃此药。若不泻,再服通利药。

摘录《得效》卷十九

银海精微》卷下:酒煎散

药方名称酒煎散

处方防风防己甘草荆芥当归赤芍药、牛蒡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眼有风热,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上用好酒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猜你喜欢

  • 吹喉朴消散

    药方名称吹喉朴消散别名朴消散处方朴消、消石、胆矾、白矾、芒消(五味皆枯干)、寒水石(烧)、白僵蚕(直者,炒)、甘草(炙,锉)、青黛(研)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散,和匀。功能主治口疮及喉闭。用法用量朴消散(

  • 大道固肠丸

    药方名称大道固肠丸处方阳起石(烧1日)1两,硫黄(水飞)1两,赤石脂(烧通红)1两,白矾(枯过)1两,肉豆蔻(醋面裹,烧熟为度)1两,白龙骨2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木香半

  • 敛口稀锦散

    药方名称敛口稀锦散处方豨莶草(焙干,为极细末)、鸡肉锦(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敛口。主溃疡日足肉满。用法用量和匀。掺疮口,每用先以麻油抹过方掺。摘录《外科百效》卷一

  • 复方木贼汤

    药方名称复方木贼汤处方木贼30克,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

  • 痢疾芩连丸

    药方名称痢疾芩连丸处方葛根2两,苦参3两,黄芩2两,黄连1两,赤芍1两,白芍1两,滑石15两。制法以上研末,纳滑石(水飞极细)和匀;另用葛根2两,苦参3两,黄芩2两,青蒿4两,枳壳2两,乌药1两煎汤;

  • 甘草法

    药方名称甘草法别名甘草汤处方甘草如中指节(炙,碎)。功能主治吐去胸中恶汁,智慧无病。主用法用量甘草汤(《千金》卷五)。摘录《幼幼新书》卷四引《肘后方》

  • 人参蛤蚧散

    药方名称人参蛤蚧散处方蛤蚧1对(蜜炙),人参(去芦头)半两,百部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紫菀茸半两,阿胶(蛤粉炒)1分,柴胡(去苗)1分,肉桂(去粗皮)1分,黄耆(蜜炙)1分,甘草

  • 鬼疟神效丸

    药方名称鬼疟神效丸处方砒霜半两,朱砂半两,乳香半两,麝香、阿魏、安息香、绿豆粉、猢狲头骨。制法上药各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鬼疟。用法用量方中麝香、阿魏、安息香、绿豆粉、猢狲头骨用量原缺。

  • 四味当归汤

    药方名称四味当归汤处方当归桂心干姜各9克甘草6克(炙)功能主治治虚寒腹痛。用法用量上切。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痛甚者,加黄耆、芍药。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生葱。摘录《外台

  • 斑玄丸

    药方名称斑玄丸别名斑延丸(《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处方斑蝥(去头、足、翅,炒)延胡索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糊丸。功能主治主治妊娠异胎,状似症瘕,及气血痛等。用法用量用酒送下。以胎堕为度。摘录《医学入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