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荣饮

调荣饮

仁斋直指》卷十七:调荣饮

药方名称调荣饮

处方华阴细辛莪术辣桂赤芍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芷槟榔大腹皮白皮(炒)瞿麦穗 赤茯苓陈皮葶苈(炒香)大黄(湿纸裹煨)各7.5克甘草(炙)12克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有赤纹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大枣,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调荣饮

药方名称调荣饮

处方蓬术、川芎当归白芷槟榔陈皮延胡索

功能主治血肿。四肢浮肿,皮肉间必有红痕赤缕。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直指》卷十七:调荣饮

药方名称调荣饮

别名调荣散

处方华阴细辛1分,莪术1分,辣桂1分,赤芍药1分,延胡索1分,当归1分,川芎1分,白芷1分,槟榔1分,大腹皮1分,桑白皮(炒)1分,瞿麦穗1分,赤茯苓1分,陈皮1分,葶苈(炒香)1分,大黄(湿纸煨)1分,甘草(炙)1分半。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瘀血留滞,血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曰血分。

用法用量调荣散(《赤水玄珠》卷五)。

摘录《直指》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加减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苓汤处方赤茯苓1钱,橘红1钱,泽泻1钱,桑白皮1钱,赤芍药1钱,半夏(姜制)1钱,石膏1钱,白术1钱半,人参8分。功能主治消渴,食已如饥,胃热消谷,阳明脉盛,心火上行,面黄肌瘦,胸满胁胀

  • 坎离汤

    药方名称坎离汤处方荜澄茄半钱,石菖蒲半钱,白术1钱,茯苓1钱,木香1钱,甘草2钱,半夏(泡7次)2钱,紫苏子2钱。功能主治定喘。主喘证。虚喘昼轻夜重,食减神昏。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服。摘录《朱氏集验方

  • 黄羊肾汤

    药方名称黄羊肾汤处方羊肾1对(去膜,切作8片),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黄耆1两(锉),地骨皮3分,麦门冬1两(去心),熟干地黄2两,五味子3分,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3分,白茯苓1两。制法上

  • 菊花饮

    药方名称菊花饮处方生地1钱5分,当归1钱,柴胡1钱,花粉1钱,黄连1钱,天冬1钱,麦冬1钱,菊花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 香朴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香朴散药方名称香朴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炙,锉)30克木香麦蘖(炒)陈曲(炒)青橘皮(去白,焙)各7.5克制法上六味,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食迟化,宿滞成积,久

  • 曲直汤

    药方名称曲直汤处方萸肉30克(去净核)知母18克 生明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当归9克丹参9克功能主治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服药数剂后,左脉仍不起者,可加续断9克,或再加生黄耆9克以助

  • 柴胡鳖甲丸

    药方名称柴胡鳖甲丸处方柴胡(去苗)、鳖甲(醋浸1宿,炙黄)、地骨皮、人参(去芦头)、枸杞子、白茯苓(去皮)、白芍药、知母、贝母(去心)、麦门冬(去心)、黄耆(蜜炙)、山栀子仁(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

  • 撩膈散

    药方名称撩膈散别名吐痰丸处方瓜丁28枚,赤小豆20枚,人参(去芦头)1分,甘草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亦治诸黄。用法用量吐痰丸(《普济方》卷一六七)。摘录《千金》卷十八

  • 调胃黄连解毒汤

    药方名称调胃黄连解毒汤处方黄连2钱,广陈皮3钱,焦白术2钱,滑石3钱,酒黄芩3钱,粉葛根3钱,栀子3钱,黄柏3钱,木通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伤寒隐疹后,内热过盛,脉象洪数或细数,不思饮食者。用法用量

  • 燥阴散

    药方名称燥阴散处方苍术(盐、酒炒)青皮乌药山楂吴萸(盐、酒炒)小茴(盐、酒炒)橘核青木香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疝气因湿而成,阴汗瘙痒。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盐、酒调下。摘录《医林绳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