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蟾酥合剂

蟾酥合剂

药方名称蟾酥合剂

处方蟾酥(酒化)腰黄铜绿绿矾轻粉乳香没药枯矾 干蜗牛各3克麝香血竭朱砂炉甘石寒水石硼砂灯草灰各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研成细末,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驱毒、消肿、化腐。主疔疮。

用法用量在红肿初起时用上药,以烧酒(亦可用煅石膏为赋形剂,制成为30~50%蟾酥合剂)调涂患处。外贴太乙膏。至红肿消失,腐肉与健康组织起一裂缝时,改用10%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至腐肉脱落阶段,再改用5%蟾酥合剂(即上药1份,煅石膏9份,煅炉甘石5份,海螵蛸5份)。亦可改用吹药器将药喷入口腔、咽喉患处。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猜你喜欢

  • 加味升麻汤

    《治疹全书》卷中:加味升麻汤药方名称加味升麻汤处方升麻(痰喘不用)、葛根、枳壳、桔梗、橘红、桑皮、茯神、甘草、杏仁、蒌仁(痰喘、大便闭者,可用45钱)。功能主治麻疹难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痛,加川芎

  • 加减大承气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大承气汤药方名称加减大承气汤处方生川军 风化消枳实各15克 煅礞石皂荚各6克功能主治治醇酒厚味,痰热内蕴,或天气极热,盛怒不释,致发狂证。用法用量水煎,冲入猪胆汁、米醋各15毫

  • 扶元活血汤

    药方名称扶元活血汤处方人参、黄耆、白芍、茯苓、红花、元支、白术、白芷、虫蜕、牛子、慈菇、川甲。功能主治痘疮毒盛血热,而血不能化毒,发为紫黑泡。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 温中平胃散

    药方名称温中平胃散处方炮姜1.5克砂仁3克木香1.5克谷芽9克(炒)神曲9克(炒)广皮3克 茅术3克厚朴3克枳壳3克青皮3克 陈香橼皮2.4克制法上研为末。功能主治治胃胀,脘痛,腹满,鼻闻焦臭,妨于食

  • 不灰木散

    《圣惠》卷十:不灰木散药方名称不灰木散处方不灰木1两(用牛粪火烧通赤),延胡叶半两,子芩半两,黄药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得汗及未得汗,烦躁闷乱。

  • 柴陈五苓散

    药方名称柴陈五苓散处方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猪苓1钱半,泽泻2钱2分,肉桂1钱半,茵陈3钱,车前子1钱,木通1钱半,柴胡1钱半。功能主治湿热发黄,小水赤黑,烦渴发热。用法用量灯草为引,水煎服。酒疸,

  • 洁白丸

    《中国药典》:洁白丸药方名称洁白丸处方诃子(煨)370g寒水石(平制)210g翼首草85g五灵脂膏178g 土木香26g 石榴子26g木瓜26g沉香19g丁香20g石灰华13g红花6g 肉豆蔻13g

  • 云母膏

    药方名称云母膏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甘)、白芷、没药(研)、赤芍药、肉桂(去粗皮)、当归,各半两;盐花(研)一十四两,麒麟竭(研)、菖蒲、白芨、川芎、草龙胆、木香、白敛、防风(去芦.叉)、厚

  • 降气除湿汤

    药方名称降气除湿汤处方沉香2钱,木香2钱,白术2钱,泽泻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橘红1钱5分,半夏1钱,防己1钱,甘草(炙)少许,白豆蔻5分,生姜5片。功能主治下部水肿,囊湿足冷,气喘上促。用法用量

  • 滋膵饮

    药方名称滋膵饮处方生箭耆15克 大生地30克 生怀山药30克 净萸肉15克 生猪胰子(切碎)9克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上五味,将前四味煎汤,送服猪胰子4.5克,至煎滓时,再送服所余4.5克。注意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