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胜金丸

胜金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胜金丸

药方名称胜金丸

别名截疟丹(《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处方槟榔120克常山(酒浸,蒸焙)500克

制法上为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痰截疟。治一切疟病,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头痛恶心,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咽干,背膂酸痛,肠鸣腹痛,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于发前一日晚上临卧时用冷酒吞下便睡。不得吃热物茶汤之类。至第二天清晨,再用冷酒吞下15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热羹汤粥食,午间可食温粥,至晚方可进热食。忌一切生冷、鱼腥等物。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魏氏家藏方》卷四:胜金丸

药方名称胜金丸

处方鹿茸(烂去毛,切片,酥炙青为度)白茯苓(去皮)桑螵蛸(酒浸一宿,瓦上焙)龙骨(煅,别研)川当归(去芦,酒浸)熟干地黄(洗)各30克附子24~27克(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以肉苁蓉90克,洗净,切作片子,用酒煮干,研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养血涩精。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小便白浊,以及妇人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魏氏家藏方》卷八:胜金丸

药方名称胜金丸

处方补骨脂(炒)杜仲(去粗皮,姜制,炒去丝)延胡索(炒)牛膝(去芦,酒浸)各30克当归(去芦,洗)23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壮腰,活血止痛。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细嚼,空腹时胡桃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胜金丸

药方名称胜金丸

别名不换金丸、女金丹(《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

处方当归(酒洗)芍药川芎人参白术(炒)白茯苓甘草白薇(酒洗)白芷赤石脂牡丹皮延胡索桂心藁本没药各30克(除石脂、没药二味另研外,余皆一处磨罗)香附子(醋浸三日,炒香晒干为末)450克

制法上十六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银器或瓷器封固收贮。

功能主治治妇人久虚无子,及产前产后一切病患;男子下虚无力;积年气血亏虚,手足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带下,血如山崩。(不孕)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化下1丸。服至49丸为一剂,以癸水调平,受妊为度。妊中三五日服1丸,产后二三日服1丸,醋汤下尤妙。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引《大典》

猜你喜欢

  • 舟车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引《太平圣惠方》:舟车丸药方名称舟车丸别名舟车神佑丸(《医学纲目》卷四引河间)。处方甘遂大戟(醋炒)芫花(醋炒)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去白)各15克 牵牛(头末)12

  • 蟾酥线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蟾酥线药方名称蟾酥线别名蟾酥绵处方真蟾酥5皂子大,硼砂1皂子大,龙脑1皂子大,麝香1皂子大。制法上研极细末。以温汤半盏,化令匀,入绯线半钱,蘸药汁晒干,再蘸再晒,候药汁尽,将线寸

  • 大消风散

    药方名称大消风散处方防风12两,蒺藜12两,荆芥12两,苦参12两,乳香2两,没药2两,麝香5钱,当归8两,黄柏8两,黄芩10两,胡麻10两,大风子肉1斤(煮1昼夜)。制法先以一料去大风子、没、麝、乳

  • 萝藦菜粥

    药方名称萝藦菜粥处方萝摩菜半斤,羊肾1对(去脂膜),粳米2合。功能主治五劳七伤,阴囊下湿痒。用法用量切细煮粥,调和如常法。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补经汤

    《女科切要》卷二:补经汤药方名称补经汤处方人参、白术、川芎、香附、当归、熟地、元胡、肉桂、吴萸、砂仁、茯神、沉香、阿胶、黄耆、小茴、陈皮、白芍。功能主治血癖,经行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心腹疼痛

  • 正骨水

    药方名称正骨水处方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徐长卿、降香、两面针、碎骨木、羊耳菊、虎杖、五味藤、千斤拔、朱砂根、横经席、穿壁风、鹰不扑、草乌薄荷

  • 齑半散

    药方名称齑半散处方半夏2两,厚朴2两。制法用浆水1斗,煮一复时,去厚朴,只用半夏为细末,入真生脑子少许和药。功能主治去涎去风。主惊风,涎潮搐搦。用法用量每服周岁半钱,腊茶清调下,日2次。久服不妨。不是

  • 葱油膏

    药方名称葱油膏处方黄芽葱36根,麻油1斤半。制法先将麻油熬热,入葱1根,煎枯,取出葱渣,再入1根,如法煎完36根,滤清,再将油煎至滴水成珠,入炒杭粉12两,收成膏,听用。功能主治风湿臁疮。用法用量摊贴

  • 附醋汤

    药方名称附醋汤处方生附子浓醋功能主治治痈疽胬肉。用法用量煎洗患处。摘录《理瀹骈文》

  • 罐灰散

    药方名称罐灰散处方粪堆里破瓦罐耳。制法上净洗,于灶心掘坑,安在坑中,烧3日令捻得碎,细研。功能主治瘰疬疮口,脓水不止。用法用量干掺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