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内消散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

药方名称红内消散

处方红内消。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龟背。

用法用量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

《直指》卷二十二:红内消散

药方名称红内消散

处方何首乌半两,远志3钱(水浸,取肉,蘸姜汁焙),赤茯苓3钱,川芎3钱,北梗3钱,苦参3钱,赤小豆3钱,赤芍药3钱,蔓荆子3钱,威灵仙3钱,生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疽内蕴热,外发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麦门冬14粒煎汤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医学入门》卷六:红内消散

药方名称红内消散

处方红内消5钱,当归5钱,茄片5钱(或茄蒂),甘草5钱,羌活5钱,黄芩5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丹毒,毒气入里,腹胀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地黄煎汤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咽喉脉证通论》:红内消散

药方名称红内消散

处方蜈蚣(去头足,切断,同米炒,以米黑为度)、乳香(去油尽)、血竭(另研)、雄黄、象贝母、穿山甲(炒)、没药(去油尽)、辰砂(水飞净)各等分,麝香(拣去毛皮,干研)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一切诸证,并无名肿毒,已溃未溃,均可使用。

用法用量每服7分,小儿减半,和煎药同服;酒下亦可。

摘录咽喉脉证通论

猜你喜欢

  • 金镞散

    药方名称金镞散处方白附子(炮,取心)半两,木香半两,地龙3分,肉豆蔻半两(去皮),干蝎30个,肉桂(取心)半两,黄连(取净)2两,大黄半两(生),桔梗半两,吴茱萸半两(麸炒),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净)

  • 荆芷治崩汤

    药方名称荆芷治崩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身4钱,干姜2分(炙黑),荆芥穗6分(炒黑),炙草4分,白芷5分。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其色鲜红。用法用量加大枣,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 黄汞丸

    药方名称黄汞丸处方加罗蔑尔5厘,龙脑5厘,大黄5分。制法为丸。功能主治霉毒。用法用量1日服尽。摘录《经验良方》

  • 解腥丹

    药方名称解腥丹处方甘草6克桔梗6克麦冬15克 桑白皮9克 枯芩3克天门冬9克 生地9克 贝母1.5克 丹皮9克功能主治清心泻肺,利咽解腥。治心火熏肺,咽喉腥臭而痛,唾涕稠粘,口舌干燥。用法用量水煎服。

  • 荜茇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荜茇丸药方名称荜茇丸处方荜茇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肉豆蔻各30克龙骨诃黎勒皮 缩砂仁各15克制法上八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茺蔚散

    《圣惠》卷三十二:茺蔚散药方名称茺蔚散处方茺蔚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芩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车前子1两,赤茯苓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

  • 独枣丹

    药方名称独枣丹处方干红枣1枚,雄黄(米大)1块(入枣肉内烧存性,研末)。功能主治麻疹后,牙龈溃烂,肉腐出血。用法用量米泔煎汤,入盐少许,漱口,用本方擦之。摘录《慈幼新书》卷七

  • 虫心痛汤

    药方名称虫心痛汤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半夏1钱,芜荑1钱,苍术1钱,乌梅3钱,槟榔1钱,丹皮1钱。功能主治虫心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加味三妙丸

    《医学入门》卷七:加味三妙丸药方名称加味三妙丸处方苍术6两,黄柏4两,牛膝2两,当归1两,防己1两,虎胫骨1两,龟版1两。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三阴血虚,足心如火热,渐烘腰胯,及湿

  • 姜米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姜米汤药方名称姜米汤处方干姜(炮)1两,陈粟米(炒)2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虚乏,津液衰耗,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滤去滓,食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