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花丸

甘菊花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菊花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蕤仁(去皮)1两,升麻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葳蕤1两,细辛(去苗叶)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惠》卷二十二: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甘菊花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山茱萸半两,白鲜皮半两,黄耆半两(锉),汉防己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生干地黄半两,独活半两,薯蓣半两,芎藭半两,细辛半两,苍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痹痒,肢节疼痛,头目不利,项强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甘菊花1两,决明子1两半,车前子2两,防风2两(去芦头),蕤仁1两半(汤浸,去赤皮),黄连2两(去须),川升麻1两,子芩1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玄参1两,葳蕤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攻眼,涩痒肿疼,久赤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别名甘菊

处方甘菊花2两(去土),枸杞4两,熟地黄3两,干山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暖水脏,活血驻颜,壮筋骨。主男子肾脏虚弱,眼目昏暗,或见黑花。

用法用量甘菊丸(《赤水玄珠》卷三引《宝鉴》)。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固真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固真丸药方名称固真丸处方菟丝子500克(淘洗净,用好酒浸三日,煮极熟,捣膏晒干,或用净白布包蒸亦佳)牡蛎(煅)120克金樱子(去子,蒸熟)120克茯苓(酒拌燕,晒)120克制法上

  • 大茱萸丸

    《活幼口议》卷十七:大茱萸丸药方名称大茱萸丸处方蓬莪术1分(醋煮),京三棱1分(醋煮),干姜(炮)2分,青皮2分,陈皮(并去白)2分,木香2分,丁香2分,巴豆21粒(去壳心膜,出油),绿小细吴茱萸2钱

  • 珍珀活命丹

    药方名称珍珀活命丹处方牛黄琥珀珍珠蟾酥朱砂各3克 蝼蝈7个 地鳖虫7个制法上为细末,人乳为丸。功能主治治单腹胀。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 和血导源汤

    药方名称和血导源汤处方全归3钱,荆芥1钱,玄胡1钱,蒲黄(炒黑)1钱5分,香附1钱5分,腹皮1钱5分,川芎1钱5分,玄参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酒伤呕血不禁,吐如涌泉。用法用量小儿胎发1团(化灰),兑

  • 龙胆饮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龙胆饮药方名称龙胆饮别名龙脑饮处方龙胆半两,钩藤半两,土瓜根半两,茯神(去木)半两,甘草(炙)1分,桑根白皮(炙)1分,防风(去叉)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肝受病,目昏渐

  • 聚瑶丹

    药方名称聚瑶丹处方辰砂2两,铁铧粉2两1分(煅),牡蛎1两1分(煅),人参半两,珍珠10两,大金箔200片(研),天花粉1两,宣连1两(九节者,去须),苦参1两,扁豆(白者)1两,知母1两1分。制法上

  • 拨云膏

    《普济方》卷七十八:拨云膏药方名称拨云膏处方斑蝥3个(去头足,面炒过),青娘子2个,红娘子2个(先制),硼砂1钱,蕤仁5个(去壳,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眼生翳膜上星者。用法用量1日点5-6次。

  • 防附汤

    药方名称防附汤处方防风1分,僵蚕1分(炮),白附子1分(炮),川芎2分,荆芥1分,雄黄1钱,全蝎7个(瓦焙干),朱砂1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及一切头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好茶

  • 接指方

    药方名称接指方处方真正沉重苏木、蚕茧。制法苏木为细末。功能主治指断,及其余皮肤刀伤。用法用量敷断指间,外用蚕茧包缚定固,数日如故。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 黄连甘乳膏

    药方名称黄连甘乳膏处方黄连粉1两,乳香粉1两,炉甘石粉2两,去湿药膏(或凡士林)7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解毒收敛,止痛生肌。主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