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救母丹

救母丹

辨证录》卷十二:救母丹

药方名称救母丹

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人参6克荆芥9克 益母草6克赤石脂末3克

功能主治治难产子死胞中。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人参川芎当归以补产妇之气血,益母草下死胎,赤石脂化痰血。补攻并用,死子自然一涌而出。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傅青主女科》卷下:救母丹

药方名称救母丹

处方人参1两,当归2两(酒洗),川芎1两,益母草1两,赤石脂1钱,芥穗3钱(炒黑)。

功能主治妇人生产3-4日,儿巳到产门,交骨不开,儿不得下,子死而母未亡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用芎、归以补血,人参以补气,气旺血旺,则上能升而下能降,气能推而血能送;况益母草又善下死胎,石脂能下瘀血,自然一涌而出,无少阻滞矣。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猜你喜欢

  • 藿香饮子

    药方名称藿香饮子处方藿香、白芍药、米囊皮、黄耆、甘草、当归、白茯苓、泽兰、白头翁、附子、干姜、川芎、蒿豉饼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脓血痢及赤白痢久不愈,变成休息痢,里急后重,心腹疼痛,形困气乏

  • 防风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防风芍药汤药方名称防风芍药汤处方防风芍药黄芩各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主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

  • 开郁逐瘀汤

    药方名称开郁逐瘀汤处方香附3钱,郁金3钱,延胡3钱,归尾2钱,川芎2钱,青皮2钱,枳壳2钱。功能主治开郁散结。主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

  • 皂荚丸

    药方名称皂荚丸别名皂角丸(《医方集解》)。处方皂荚112克(刮去皮,酥炙)制法上一味,研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浊壅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法用量以枣膏和汤服3丸,日三夜一

  • 七味圣神汤

    药方名称七味圣神汤处方全银花120克 清公英60克人参当归甘草各30克大黄15克天花粉6克功能主治治骑马痈。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溃者三剂。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 承气转精丸

    药方名称承气转精丸处方木香(切,不见火)1分,黑牵牛(瓦上,炒,半生半熟)1分,甘遂(洗净),枳壳1分(去瓤,麸炒),半夏(米泔浸1宿,净洗,入姜汁汁中浸,晒)。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大黄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大黄膏药方名称大黄膏处方大黄3两,玄参2两,芒消2两,黄芩(去心)2两,白蔹2两,木香2两,射干2两。制法上为末,以鸡子清和如膏。功能主治眼赤肿痛。用法用量贴眼上下睑,干易之,不

  • 草还丹加减

    药方名称草还丹加减处方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桑叶12克,丹皮10克,杭菊花10克,白芷6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肾乌发。血热内蕴,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

  • 安营饮

    药方名称安营饮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麦冬2钱,茯苓皮1钱,通草1钱,甘草4分,灯心5分,黄苓7分,竹叶10个。功能主治淋病。摘录《蒿崖尊生》卷十四

  • 枸杞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枸杞汤药方名称枸杞汤处方枸杞枝叶48克栝楼根石膏黄连甘草各3克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以水二升,煮取600毫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剧者多合,渴即饮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