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宽膈丸

宽膈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宽膈丸

药方名称宽膈丸

处方木香三棱(炮)青皮各15克半夏90克(汤洗七次)大腹子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姜汁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宽膈,化痰降逆。治气滞痰阻,胸膈痞塞,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奇效良方》卷十六:宽膈丸

药方名称宽膈丸

处方麦门冬(去心)5两,甘草(炙)5两,人参4两,川椒(炒出汗)3两,远志(去心,炒)3两,细辛(去苗)3两,桂心3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情郁结,膈塞不通,食冷物即发,其病紧痛欲吐,食饮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气,或上气喘急、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米汤送下。

夏,加麦门冬甘草人参各1两。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六

《三因》卷八:宽膈丸

药方名称宽膈丸

处方木香半两,京三棱(炮)半两,青皮半两,半夏3两(汤洗7次),大腹子1分。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不升降,胸膈结痞。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卷八

猜你喜欢

  • 大油煎散

    《得效》卷十五:大油煎散药方名称大油煎散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经候不调,脐腹胀满,腰腿无力,烦渴潮热,身体拘倦,日渐羸瘦。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

  • 经进追异玄元丹

    药方名称经进追异玄元丹处方地黄花3钱,紫古子花3钱,紫蜀葵花3钱,青椹子3钱,旱莲子3钱(阴干),丁香,香墨1两。制法上为细末,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乌须发。主用法用量方中丁香用量原缺。摘录《医方

  • 安心绝梦汤

    药方名称安心绝梦汤处方人参1钱5分,麦冬3钱,茯神1钱5分,白术1钱5分,菟丝子1钱5分,熟地5钱,玄参5钱,芡实2钱5分,山药2钱5分,五味5分,丹参1钱5分,莲子心1钱5分,枣仁1钱5分,沙参1钱

  • 足卫和荣汤

    药方名称足卫和荣汤处方黄耆1两,甘草2钱,白术2钱,党参3钱,白芍2钱,当归1钱,枣仁2钱,桃仁1钱5分(研),红花1钱5分。功能主治痘后抽风,两眼天吊,项背反张,口噤不开,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周

  • 栀子干姜汤

    药方名称栀子干姜汤处方栀子9克(劈)干姜6克功能主治治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摘录《伤寒论》

  • 臭黄膏

    《圣惠》卷六十五:臭黄膏药方名称臭黄膏处方臭黄半两(研),乱发半两(烧灰),芜荑半两,硫黄1分(细研),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吴茱萸半两,粉脚半两(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疮疥癣,

  • 和顺汤

    药方名称和顺汤处方升麻5分,防风3分,白芷3分,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3分,白芍3钱,白术5钱,茯神3钱,炮姜5分。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提阳气。主忧思不已,加之饮食失节,阴阳相逆,脾胃有伤,面色黧黑

  • 补元快斑汤

    药方名称补元快斑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炙)、甘草(炙)、归身。功能主治痘疮灰白色,当起不起,其顶平陷;痘儿素快,元气不足,吐泄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 小白薇圆

    药方名称小白薇圆处方覆盆子(去梗)、菖蒲(微炒),各三分;白龙骨、熟干地黄、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白薇(去苗),各一两;蛇床子(炒)、干姜(炮)、细辛(去苗)、当归(去芦.微炒)、车前子、川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