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吐救生丹

定吐救生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定吐救生丹

药方名称定吐救生丹

处方大戟浆水煮.切.焙干.为末)一十五两,乳香(别研)、丁香(为末),各五两;粉霜(研)、腻粉(研碎),各七两半;龙脑(研)二两半,水银、黄蜡、黑铅(与水银同结砂子),各一十两半。

炮制上件合研令匀,每熔蜡一两,入蜜二钱半,和为圆,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伏热生涎,心膈烦躁,壮热霍乱,乳食不下,呕哕恶心,或发吐逆。凡小儿吐逆,宜速疗之,久不止,遂为慢惊,常宜收此药备急。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一圆。更量虚实加减,食后,临卧服之。

如烦躁,研生脂麻、马齿水下。

如吐逆,煎丁香马齿汤下。

注意此药除热化涎,下膈止吐逆,若胃虚伤冷,呕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十:定吐救生丹

药方名称定吐救生丹

处方大戟浆水煮,切,焙干,为末)15两,乳香(别研)5两,丁香(为末)5两,粉霜(研)7两半,腻粉(研碎)7两半,龙脑(研)2两半,水银10两半,黄蜡10两半,黑铅(与水银同结砂子)10两半。

制法上为末,每熔蜡1两,入炼蜜2钱半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除热化涎,下膈止吐逆。主小儿伏热生涎,心膈烦躁,壮热霍乱,乳食不下,呕哕恶心,或发吐逆。

用法用量每1岁儿服1丸。如烦躁,研生脂麻、马齿水送下;如吐逆,煎丁香马齿汤送下。食后临卧服之。

注意若胃虚伤冷,呕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王不留行散

    《金匮要略》卷中:王不留行散药方名称王不留行散处方王不留行蒴翟细叶 桑白皮各75克甘草135克 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22克厚朴黄芩干姜芍药各15克制法上九味,将前三味烧灰存性,合余药为末。功能主治

  • 神效葶苈散

    药方名称神效葶苈散别名神助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葶苈散(《圣济总录》卷七十九)。处方甜葶苈90克(隔纸炒令紫色)牵牛子75克(微炒)猪苓60克(去黑皮)泽泻60克椒目45克(微炒)制法上药捣

  • 鹿茸四斤圆

    药方名称鹿茸四斤圆处方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熟地黄、牛膝(酒浸)、杜仲(酒浸)、木瓜干,各等分。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虚热淫于内,

  • 快气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快气丸药方名称快气丸处方槟榔3枚(锉)木香30克 肉豆蔻(去壳)15克甘遂15克(麸炒黄)大戟7.5克(炮)白牵牛30克(炒)墨(烧赤,醋淬)7.5克沉香15克 陈橘皮(汤浸,去

  • 苓泽芍药汤

    药方名称苓泽芍药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半夏3钱,杏仁3钱,柴胡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耳流黄水。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黑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黑神散药方名称黑神散处方黑豆(炒半升.去皮)、熟干地黄(酒浸)、当归(去芦.酒制)、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甘草(炙)、芍药、蒲黄,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

  • 洁宫汤

    药方名称洁宫汤处方沙参4钱,茯神2钱,远志5分(甘草水炒),归身、麦冬2钱,贝母2钱,橘红1钱,半夏1钱,白术1钱,砂仁1钱,姜3片。功能主治心移于小肠之咳,其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摘录《医醇剩义》

  • 护胎散

    药方名称护胎散处方白术2钱,人参2钱,黄芩2钱,阿胶1钱5分,艾叶1钱5分,砂仁1钱5分。功能主治妊娠2-3个月,胎气不安,呕吐不止,腰胯酸疼,或有红来。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黑枣2个,食前水煎服。摘录

  • 党参小米粥

    药方名称党参小米粥处方党参30克升麻10克 小米50克制法先煎党参、升麻去渣,后入米煮为粥。功能主治益气升提。适用于子宫下垂、气短乏力。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民间方》

  • 疔疖膏

    药方名称疔疖膏处方银朱15g,章丹15g,轻粉4.5g,嫩松香125g,蓖麻油30ml,凡士林18g。制法先将轻粉研细,然后与银朱、章丹和在一起;另将蓖麻油入铜锅内加温,加入松香熔化,再加凡士林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