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合丸

姜合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生姜1块(中破,两边各剜去少许,可容巴豆丸15粒,却合姜,纸裹浸湿,煨熟用)。

功能主治气痛多因冷,或感风雨湿,或冷食症滞,则腹有痛块,引引上心。

用法用量先热下热白汤1盏,取出药丸,先一口汤咽下,再嚼煨姜,白汤尽咽下,如泻亦好。

各家论述煨姜能正冷气,而巴豆祛积有功也。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六: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桂(去粗皮)1两,硇砂(纸上飞过)1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荜澄茄半两,青橘皮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五味半两,茴香1分(炒)。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硇砂研匀,酒煮面糊为丸,每1两作20丸。

功能主治中脘停寒,胸膈结痞,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姜1块,剜如合子,安药在内,湿纸裹,煨令香,去纸,放温细嚼,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姜合丸

药方名称姜合丸

处方丁香(不见火)1两,木香(不见火)1两,人参1两,白术(焙)2两,青皮(去白)2两,陈皮(去白)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肉豆蔻(炮)2两,干姜(炮)3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硇砂8钱,姜汁、面糊为丸,每1两做20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气血虚弱,久积阴冷,留滞不化,结聚成形,心腹膨胀,刺痛成阵,上连胸胁;或脾胃久虚,内伤冷物,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或久痢纯白,时下青黑,肠滑不禁。又治胃脘停痰,呕吐吞酸,痞塞不通,不思饮食,身体沉重,面色痿黄,或久患心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老姜1块如拇指头大,切开作合子,安药于内,用湿纸裹,慢火煨一顿饭久,取出去纸,和姜细嚼,白汤送下。小儿1粒分4服。

注意孕妇不得服。

摘录《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阑尾1号

    药方名称阑尾1号处方红藤、地丁草、川楝子。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瘀滞型阑尾炎。摘录《新急腹症学》

  • 白术调中汤

    《宣明论》卷十二:白术调中汤药方名称白术调中汤处方白术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1分,官桂(去皮)1分,缩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寒,痞

  • 利水益心丹

    药方名称利水益心丹处方茯苓5钱,人参5钱,薏仁5钱,巴戟天5钱,白芥子3钱,肉桂3钱,白术1两。功能主治祛荡肾邪。主目痛之余,肾邪乘心,两目白眦尽变为黑,不痛不疼,仍能视物无恙,毛发直如铁条,痴痴如醉

  • 救损汤

    药方名称救损汤处方归身5钱,白芍3钱,白术5钱,人参1钱,生地1两,甘草1钱,苏木3钱,乳香末1钱,没药末1钱。功能主治补血补气,去瘀安胎。主妇人跌闪失足,以致伤损胎元,因而疼痛。用法用量水、酒煎服。

  • 鹅墩饮

    药方名称鹅墩饮处方青蒿2钱,木通1钱半,车前子1钱,泽泻1钱,防己1钱,赤苓1钱,滑石3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鹅墩蛋。因暑湿积郁而成,其患在肾囊之下,形如鹅卵,疼痛异常。用法用量加官私草汁1匙,同水煎

  • 鳗鲡鱼涂方

    药方名称鳗鲡鱼涂方处方鳗鲡鱼1头(肥者)。制法上药炙令脂出。功能主治头项及面上白驳,浸淫渐长如癣状,但不成疮。用法用量先洗白驳,用物揩拭之令小痛,然后用熟鱼脂涂。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柴胡通经汤

    药方名称柴胡通经汤处方柴胡连翘当归梢 生甘草黄芩牛蒡子 京三棱桔梗各0.6克黄连1.5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主小儿项侧有疮,坚而不溃,名日马刀,亦治瘰疬。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

  • 八味地黄汤

    药方名称八味地黄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

  • 内灸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灸散药方名称内灸散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八两;干姜(炮)、川芎

  • 地黄粥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地黄粥药方名称地黄粥处方生地黄150克(捣,绞取汁60毫升)生姜(捣,绞取汁40毫升)粳米(净淘)100克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临熟下地黄及生姜汁,搅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