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三五七散

大三五七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大三五七散

别名三五七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天雄细辛各90克山茱萸干姜各150克 薯蓣防风各210克

制法上六味;捣末过筛。

功能主治主头风眩晕,口喁目斜,耳聋。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清酒调服,一日二次,不知稍加。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千金》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大三五七散

别名天雄散、三五七散

处方天雄3两,细辛3两,山茱萸5两,干姜5两,薯蓣7两,防风7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肝肾不足,风寒外袭,头痛眩晕,口眼喎斜,耳聋耳鸣,风寒湿痹。面骨痛,风眩痛。阳虚风寒入脑,头痛目眩,如在舟车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产后风。

用法用量天雄散(《圣惠》卷二十二)、三五七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各家论述医方考》:大寒中于风府,令人头痛,项筋紧急者,此方主之。风府,脑后之穴,督脉之所主也。寒者,天地严凝之气,故令项筋紧急。干姜附子,辛热之物也,可以散真寒;细辛防风、气薄之品也,可使至高巅;山萸养督脉之阴,茯苓和督脉之阳。

摘录《千金》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半夏丁香丸

    药方名称半夏丁香丸处方半夏2两(水浸7日,晒干),白矾(烧令汁尽)半两,丁香1分。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中焦寒痰。用法用量每服5-7丸,盐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 健忘丹

    药方名称健忘丹处方远志(去心)1两,石菖蒲(去毛)1两,黄连(姜炒)5钱,归身(酒洗)2两,枸杞(甘州者)2两,酸枣仁(炒)1两,麦冬(去心)1两,甘菊花5钱,生地黄5钱,人参5钱。制法炼蜜为丸,朱砂

  • 扶正消毒饮

    药方名称扶正消毒饮处方黄耆15g,当归9g,野菊花9g,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连翘15g。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清热解毒。主慢性疖肿、慢性毛囊炎、囊肿性痤疮、穿凿性脓肿性毛囊周围炎、脓

  • 长将散

    药方名称长将散处方石韦1两(去毛),滑石1两,瞿麦1两,王不留行1两,葵子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淋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次。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二引《肘后方》

  • 九痛圆

    药方名称九痛圆处方狼毒(炙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三两,干姜(炮)、巴豆(去皮.心膜.炒干.取霜)、人参、吴茱萸(汤洗七次),各一两。炮制上六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

  • 七气手拈散

    药方名称七气手拈散处方玄胡索 小茴香白芍药干漆(炒)枳壳各6克黄连石菖蒲香附子苏叶各4.5克没药乳香各3克甘草1.8克制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用法用量每次用水220毫升,加

  • 神仙太一膏

    药方名称神仙太一膏处方玄参、白芷、川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大黄、赤芍药、生干地黄,各一两。炮制上用麻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曰、冬十曰,滤去滓,油熬得所,次下黄丹一斤,以滴油在水中不散为

  • 沉香活血丸

    药方名称沉香活血丸处方沉香1两,广术1两,诃子(去皮)1两,肉豆蔻1两,丁香1两,良姜1两,麝香1分(别研),椒红1两,当归1两,白术1两,附子(炮,去皮)1两。制法上为末,加麝香令匀,酒糊为丸,如梧

  • 补中益气建中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建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小建中汤加防风。功能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风。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一

  • 痘疳丹

    药方名称痘疳丹处方人中白1钱,铜录1分半,麝香1分。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疹余毒,牙龈破烂出血,或成走马牙疳者。用法用量用茶洗口齿净,以指蘸药,搽患处。摘录方出《理瀹》,名见《经验方汇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