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丁香煮散

大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大丁香煮散

别名十味丁香煮散、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锉,油炒)1两,红豆(去皮)1两,益智仁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胡椒半两。

功能主治脾经受冷,胃脘停寒,胸膈痞闷,腹胁攻刺疼痛,痰逆恶寒,咳嗽中满,脏腑虚鸣,饮食减少,四肢逆冷。脾胃伤冷,中脘痞滞,胃口宿寒,停痰留饮,气积不散,心腹大痛,胁肋膨胀,泄利水谷,呕逆恶心,下竭上虚,食饮不下,肢体瘦怠,自汗不止,阳气暴脱。

用法用量十味丁香煮散(《百一》卷二)、丁香煮散[《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方中附子,《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作“川乌”。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安胆汤

    药方名称安胆汤处方柴胡2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少阳春温,由春月伤风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蟾宫丸

    药方名称蟾宫丸处方免2只(腊月8日刺血于漆盘内)。制法以细面炒熟和兔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胎毒,遇风寒即发痘疹,服此可免。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绿豆汤送下。每一儿食1剂。摘录《本草纲目》卷五十

  • 苏羌达表汤

    药方名称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羌活3~4.5克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湿解表

  • 当归须散

    药方名称当归须散处方归尾4.5克红花2.4克桃仁2.1克甘草1.5克赤芍乌药香附苏木各3,克 官桂1.8克功能主治主妇人月经适来,血气凝滞,小腹疼痛,产后恶露不尽,心腹作痛,跌打损伤,气血凝结,胸腹胁

  • 复黄片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复黄片药方名称复黄片处方黄鳝藤46克白及15克白茅根15克丹参9克 红枣62克功能主治治气虚或阴虚引起的皮肤紫斑。用法用量将上药熬水浓缩,制成5克重的糖衣片,为成人一日量,分两次

  • 五物香薷汤

    药方名称五物香薷汤处方香薷(四钱) 白扁豆(一钱半)厚朴(姜制.一钱半) 白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驱暑和中,通用。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着《

  • 京三棱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汤药方名称京三棱汤处方京三棱(炮,锉)1两,木香1两,甘草(炙,锉)1两,蓬莪术(炮,锉)1两,藿香叶1两半,乌药(锉)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制法上

  • 枇杷叶汤48400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48400处方枇杷叶(拭去毛,微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炒

  • 调卫汤

    《脾胃论》卷下:调卫汤药方名称调卫汤处方苏木红花各0.3克猪苓0.6克麦门冬生地黄各0.9克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生甘草当归梢各1.5克羌活2.1克 麻黄根黄耆各3克五味子7枚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 八珍酒

    《万病回春》:八珍酒药方名称八珍酒处方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白术26g川芎10g人参15g 白酒1500ml炮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