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复方扶芳藤合剂

复方扶芳藤合剂

药方名称复方扶芳藤合剂

处方扶芳藤黄芪红参

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微苦。

炮制上三味,红参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6(60℃),放冷,冷藏48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备用;扶芳藤黄芪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4(60℃),放冷,加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48小时以上,滤过,滤液与红参的乙醇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加水至适量,混匀,加适量的50%鸡蛋清溶液,搅匀,煮沸,滤过,滤液与红参的水煎液合并,加适量蔗糖,煮沸使溶解,加适量苯甲酸钠和香草醛,加适量水,煮沸,滤过,加水至规定量,搅匀,灌装,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气短胸闷,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纳谷不馨,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舌淡胖或有齿痕,脉细弱;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ml,一日2次。

注意周岁以内婴儿禁服;外感发热患者忌服。

规格每支装15ml(相当于原药材1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导滞定功丸

    药方名称导滞定功丸处方大椒1钱,木香1钱,蝎梢3钱,巴豆8个(出油为度)。制法上为未,后入巴豆霜研匀,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消食止逆定痛。主一切心腹卒暴疼痛,及胸中不利。用法用量每服

  • 椒附白通汤

    药方名称椒附白通汤处方生附子(炒黑)3钱,川椒(炒黑)2钱,淡干姜2钱,葱白3茎,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功能主治齐通三焦之阳,急驱浊阴。主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

  • 硫鲤丸

    药方名称硫鲤丸处方大鲤鱼1个(去头皮),硫黄1两。制法将鱼劈开,入硫黄在内,黄泥固济,火煅烟尽,研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疽生虫,所下如柿汁臭秽,心中(疒丂)痛闷绝,虚烦。用法用量每服2

  • 桂枝藿香汤

    药方名称桂枝藿香汤处方桂枝、藿香、槟榔、木香、缩砂、茱萸、莪术、甘草。功能主治伤食。摘录《中国内科医鉴》

  • 利胆退黄汤

    药方名称利胆退黄汤处方茵陈30g,败酱草30g,板蓝根30g,玉米须30g,金银草60g,郁金12g,栀子10g。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疏肝。主阳黄。用法用量热偏重而便秘腹痛,加生大黄9g;衄血,加鲜

  • 四倍散

    药方名称四倍散处方白茯苓(去皮)二两,人参(去芦)一两,诃子(煨.去核)半两,白术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脾气不顺,补虚进食。用法用量每一大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六分,空心温服。

  • 二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二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 广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 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

  • 朱矾散

    药方名称朱矾散处方朱砂(细研)、白矾(枯),各等分。炮制上件药研极细。功能主治治小儿初生鹅口,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屑者,鼻外亦有,并不能乳。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傅儿舌上,每日三次用之,先使乱发频揩舌上垢,令

  • 蒲黄丸

    药方名称蒲黄丸处方蒲黄90克(微炒)龙骨75克艾叶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治妇人月经过多,漏下不止,久而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米饮或艾汤送下,日服二次

  • 黄粉膏

    药方名称黄粉膏处方胡粉黄连末各30克水银1克糯米22粒赤小豆14粒(和黄连捣)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头上恶疮。用法用量先将水银于手掌中以唾研化后,即以麻油调药,与水银和匀,涂疮上。摘录《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