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散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

药方名称半夏干姜散

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顿服之。

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方中干姜温胃散寒;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二味配合,共成温胃止呕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半夏干姜散

药方名称半夏干姜散

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浆水1升半,煎取7合,顿服之。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放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2.《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此是阳明寒气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菊花补肝散

    药方名称菊花补肝散处方甘菊、熟地、白芍、白茯、细辛、防风、柴胡、甘草、柏子仁各等分。功能主治肝虚目暗内障。用法用量上药用半水半酒煎,食后服。摘录《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卷二

  • 加减平阳汤

    药方名称加减平阳汤处方葛根3钱,云苓5钱,甜白术5钱,麦冬5钱,川贝母3钱(去心,研),生石膏3钱,柴胡1钱,枳壳1钱5分,橘红1钱5分。功能主治疟疾。初病令人先寒洒浙,洒浙寒甚,发热头痛鼻于,渴欲饮

  • 葆元异验膏

    药方名称葆元异验膏处方全当归1两,大生地8钱,川续断6钱,白芍药5钱(酒炒),黄耆5钱,肉苁蓉5钱(炒),条芩1两(酒炒),甘草3钱,益母草1两。功能主治妇人久惯小产,受孕三四月,或五月,届期胎坠,此

  • 定喘散

    药方名称定喘散处方枯黄芩5钱,橘红5钱,枇杷叶5钱,青黛3钱,苏子3钱,甘草3钱,胆南星5钱,川贝母7钱,花粉7钱,桑皮7钱,杏仁7钱,前胡7钱,款冬花7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肺定喘,除痰解热

  • 延寿丹

    《丹溪心法》卷三:延寿丹药方名称延寿丹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巴戟各60克赤石脂车前子 菖蒲柏子仁泽泻川椒(去目,炒)熟地黄生地黄枸杞茯苓覆盆子各30克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

  • 消痞丸

    药方名称消痞丸处方黄连(去须,拣净,炒)18克黄芩(刮去黄色)18克姜黄白术各30克人参12克 炙甘草6克 缩砂仁9克枳实(麸炒黄色)15克橘皮12克 干生姜6克半夏(汤洗七次)12克 曲(炒黄色)6

  • 人参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石膏汤药方名称人参石膏汤处方人参(去芦.半钱)、石膏(一两)、半夏(汤泡.一钱)、栀子仁(一钱)、黄芩(一钱)。川芎、白术、茯苓(去皮)、知母,各一钱半。甘草(炙

  • 蠲痹四物汤

    药方名称蠲痹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半,赤芍7分,黄耆7分,白姜蚕7分,羌活7分,甘草3分,白芍7分,川芎6分,熟地7分。功能主治血不荣筋,血虚瘦弱臂痛。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虎杖

    药方名称虎杖处方虎杖30克,炮姜炭、白芨各6克,神曲1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总有效率为98%。用法用量水煎2次,混合,浓缩至90~120毫升。每次服30毫升,每日3~4次

  • 二妙丸

    《中国药典》:二妙丸药方名称二妙丸处方苍术(炒)500g黄柏(炒)500g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涩。炮制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