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吴茱萸汤

加减吴茱萸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苗)各30克吴茱萸(汤洗七次,炒)9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岚冷,胸膈满痛,腹胁疠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赢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寒邪内胜,宿疾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5克麦门冬干姜茯苓牡丹皮木香苦梗各9克甘草10.5克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防风官桂各0.3克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半两,麦门冬3钱,干姜3钱,白茯苓3钱,牡丹皮3钱,南木香3钱,苦梗3钱,甘草3钱半,当归半两,北细辛1钱半,防风1分,官桂1分,半夏7钱。

功能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

猜你喜欢

  • 大牙散

    药方名称大牙散处方象牙梳(油透者,煅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烂极者。用法用量加冰片掺之。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丁香止痛散

    药方名称丁香止痛散处方良姜150克茴香(炒)甘草(炙)各45克丁香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胃寒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调服,不拘时。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归参丸

    药方名称归参丸处方当归2两,苦参2两,玄参2两,连翘2两,栀子2两,花粉2两,桔梗2两,生地2两,黄芩2两,桑叶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肿胀,淋浊。用法用量口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 内金煮黄鳝

    药方名称内金煮黄鳝处方黄鳝1条(约250克)鸡内金10克制法将黄鳝去肠切段,同鸡内金加水共煮。功能主治补虚损,强筋骨,健胃消积。适用于小儿疳积虚损。用法用量每日1次,酱油调食。摘录《民间方》

  • 加料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料平胃散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

  • 甘菊花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丸药方名称甘菊花丸处方菊花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蕤仁(去皮)1两,升麻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

  • 陈紫苏散

    药方名称陈紫苏散处方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茴香根1两,独活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荆芥半两,赤茯苓1两,木瓜半两(干者),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制法

  • 皮炎汤

    药方名称皮炎汤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凉血凉营,清热解毒。主药热入营血,蕴而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黄连二陈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黄连二陈汤药方名称黄连二陈汤处方半夏(姜制)陈皮茯苓生甘草黄连(姜炒)功能主治清热祛痰,和胃止呕,治小儿胎前受热,面色黄赤,手足湿,口吐黄涎酸粘。用法用量用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

  • 导经汤

    药方名称导经汤处方香附1钱,乌药1钱5分,当归1钱,木香(不见火)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调,气滞腹痛,及血海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