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胃汤

养胃汤

万病回春》卷三:养胃汤

药方名称养胃汤

处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麸炒)各2克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白豆蔻(去壳)藿香厚朴(姜汁炒)各2克甘草(炙)0.6克

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食后服。

瘦人心下痞闷,加炒黄连,去半夏;血虚中满,加当归白芍,去半夏;食积中满,加炒神曲山楂麦芽,去白术半夏;肥人心下痞闷,加苍术;气虚中满,加人参,去半夏;痰膈中满,加瓜蒌仁、贝母、桔梗竹沥、姜汁,去白术半夏;脾泄中满,加炒苍术、炒白芍,去半夏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女科切要》卷五:养胃汤

药方名称养胃汤

处方当归白术白芍茯苓半夏藿香砂仁陈皮神曲香附

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五

董建华方:养胃汤

药方名称养胃汤

处方黄芩10克,马尾连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功能主治辛开苦降。乃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寒热错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董建华方

猜你喜欢

  • 顺气术香散

    药方名称顺气术香散处方丁香皮(不见火)、缩砂仁、良姜(去芦.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甘草、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茴香(炒),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

  • 加味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泻白散药方名称加味泻白散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柴胡、钩藤、苏梗、桔梗、山栀。功能主治恼怒伤肝,木火刑金,内伤腋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麻症集成》卷四:加味泻白散药方名

  • 炙甘草汤

    药方名称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伤寒论》)。处方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大枣30枚(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

  • 代抵当汤

    《医宗必读)卷八:代抵当汤药方名称代抵当汤处方生地黄当归尾穿山甲各9克降香4.5克肉桂(去皮)3克桃仁(去皮、尖,炒)6克大黄(去皮)9克芒消2.4克功能主治破血下瘀。主肋痛,因瘀血而致者。用法用量用

  • 牙药麝香散

    药方名称牙药麝香散处方绿矾(微炒)30克 石胆(炒)6克五倍子(去虫瓤)36克诃子皮何首乌白茯苓(去皮)白龙骨甘松(去土)藿香叶各12克 缩砂仁24克零陵香18克百药煎36克细辛(去苗)6克麝香(研)

  • 复方通窍活血汤

    药方名称复方通窍活血汤处方赤芍15克川芎3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穿山甲30克(先煎)皂角刺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2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治急性阑尾炎恢复期,或阑尾区条索硬结。用法用

  • 风水散斑汤

    药方名称风水散斑汤处方玄参2两,当归2两,荆芥3钱,升麻1钱,生地1两。功能主治补水散火。主热郁于内,热极生斑,身中如红云一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玄参补阴以解其浮游之火,当归、生地以补其心、

  • 神仙太一膏

    药方名称神仙太一膏处方玄参、白芷、川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大黄、赤芍药、生干地黄,各一两。炮制上用麻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曰、冬十曰,滤去滓,油熬得所,次下黄丹一斤,以滴油在水中不散为

  • 葛根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葛根麦门冬散别名葛根麦门冬汤、干葛麦冬汤处方葛根3钱,麦门冬(去心)4钱,人参2钱,石膏半两,川升麻2钱,甘草2钱,茯苓2钱,赤芍药1钱。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外除表邪,内清胃火,兼补元气。主

  • 板蓝根颗粒

    药方名称板蓝根颗粒来源为板蓝根经加工制成的颗粒。性状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微苦(无糖型)。炮制取板蓝根14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