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龙脑膏香

龙脑膏香

《中药大辞典》:龙脑膏香

药材名称龙脑膏香

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

别名婆律膏(《唐本草》),龙脑油(《南海药谱》),婆律香(《纲目》)。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

性味《南海药谱》:"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耳聋。"

②《南海药谱》:"摩一切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脑膏香

药材名称龙脑膏香

拼音Lónɡ Nǎo Gāo Xiānɡ

英文名Borneolum

别名婆律膏、龙脑油、婆律香膏。

出处出自1.《唐本草》。

2.《南海药谱》:龙脑油,本出佛誓国,此油从树所取。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tyobalanops aromatia Gaeth.f.的油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采收和储藏: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原形态龙脑香树 常绿乔木,高达5m。全株无毛。树皮裂缝处带有溢出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片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亮绿色,背面灰绿色,主脉明显,侧脉网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枝腋;花两性;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开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 -2颗,具胚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雨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洋群岛。

化学成分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主含右旋龙脑(borneol),还含左旋龙脑,左旋异龙脑(isoborneol),龙脑乙酸脂(bornyl acetate)左旋α-松油醇(α-terpineol)顺式的及反式的β-松油醇(β-terpineol),樟烯(camphene)α-及β-蒎烯(pinene),左旋柠檬烯(limo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等单贴和葎草烯(humulene),丁香烯(caryophylene)β(β-elemene)等倍半萜成分。还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龙脑香醇酮(dipterocarpol)即是羟基达玛烯酮Ⅱ(hydroxydammarenoneⅡ),龙脑香二醇酮(dryobalanone),古柯二醇(erythro-diol),达玛烯二醇Ⅱ(dammarenediolⅡ),奥寇梯木醇Ⅱ(ocotillolⅡ)龙脑香环氧醇酮(kapurone),龙脑香环氧二醇(kapurol),奥寇梯木酮(cocotillone)龙脑香三醇(dryobalanol),龙脑环氧烯酮(futabanone)以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齐墩果酮酸(oleanone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阿江榄仁酸(arjunolic acid),积雪草酸(asiatic acid),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齐墩果酸乙酸酯(oleanolic acidacetate),常春藤次酮酸(hederagonec acid),龙脑香醇酮酸(dryobalanoloic acid)11-氧积雪草酸甲酯(methyl 11-oxoasiatate),龙脑香内酯(dryobalanolide)等三萜类成分。

性味温;苦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开窍。主耳聋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5-0.3g。外用:适量,研末吹,或摩。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耳聋。

2.《南海药谱》:摩一切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关东丁香

    药材名称关东丁香拼音Guān Dōnɡ Dīnɡ Xiānɡ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关东巧玲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pubescens Turcz

  • 红杉皮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药材名称红杉皮拼音Hónɡ Shān P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直径达1.3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枝开

  • 鹅内金

    《中药大辞典》: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全年均可采收。将鹅杀死后,取出肫,剖开,剥取内衣,洗净,晒干。性状干燥的鹅内

  • 翻白叶

    《中药大辞典》:翻白叶药材名称翻白叶拼音Fān Bái Yè别名小管仲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波罗蜜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药材名称波罗蜜拼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

  • 乌苏里瓦韦

    药材名称乌苏里瓦韦拼音Wū Sū Lǐ Wǎ Wéi别名骟鸡尾、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小石韦、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大骨牌草、七星剑、金星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乌苏里瓦韦的全

  • 蓬莱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莱葛药材名称蓬莱葛别名多花蓬莱葛来源马钱科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西南。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

  • 臭梧桐子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子药材名称臭梧桐子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功能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q

  • 将军树

    药材名称将军树别名将军木来源桑科波萝蜜属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淡,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膝酸

  • 点头菊

    药材名称点头菊拼音Diǎn Tóu J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叶根出,具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