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萼棘豆

黑萼棘豆

《中药大辞典》:黑萼棘豆

药材名称黑萼棘豆

拼音Hēi è Jí Dòu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全草。8~9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厘米。茎细弱,散生。羽状复叶,长5~15厘米;叶轴细瘦,疏生黄色长柔毛;托叶基部连合,卵形,与叶柄分离,小叶9~25,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黄色长柔毛。花3~10朵排成腋生伞形状总状花序;总花梗长8~14厘米,有疏长柔毛;花萼钟状,长约4~6毫米,宽2~3.5毫米,密生黑色短柔毛棍有黄色长柔毛,萼齿条形;花冠蓝色,长约12毫米,旗瓣宽卵状三角形,龙骨瓣有长仅1/2毫米的喙。荚果长椭圆形,下垂,长1.5~1.7厘米,宽7~8毫米,膜质,密生黑色长柔毛。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牧区山坡和草原中。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及云南西北部。

性味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甘淡,温。"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甘,温。"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肾、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排毒医疮,利尿消肿。治腹水,皮水,风疹,丹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镇痛,催吐,利尿。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外用熬膏治创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萼棘豆

药材名称黑萼棘豆

拼音Hēi è Jí Dòu

英文名Herb of Blackcalyx Crazyweed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黑萼棘豆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melanocalyx Bung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黑萼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10-15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牧区山坡和草原中。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及云南西北部。

性味甘谈;温

归经肾;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排毒疗疮;利尿消肿;退烧镇痛。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8g。外用:熬敷。

各家论述1.《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排毒医疮,利尿消肿。治腹水,皮水,风疹,丹毒。

2.《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镇痛,催吐。治溃疡病,胃痉挛,水肿;用熬膏治创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料豆

    药材名称野料豆拼音Yě Liào Dòu别名零乌豆、马料豆(《本草汇言》),细黑豆、稽豆、料豆(《本经逢原》),马豆(《本草经解》)。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

  • 绣球防风果

    药材名称绣球防风果拼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uǒ别名绣防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ciliata Benth.采收和储藏:10-11

  • 龟胆汁

    《中药大辞典》:龟胆汁药材名称龟胆汁拼音Guī Dǎn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胆汁。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

  • 细木通

    药材名称细木通拼音Xì Mù Tōnɡ别名粗糠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莓叶铁线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sibirica(L.)Mill.[Atragene sibirica

  • 香水塔花

    药材名称香水塔花拼音Xiānɡ Shuí Tǎ Huā别名水塔花(《广州植物志》),水星波罗(《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全年采收。

  • 兔骨

    《中药大辞典》:兔骨药材名称兔骨拼音T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①《药性论》:"味甘。"

  • 土鳖虫

    《中国药典》:土鳖虫药材名称土鳖虫拼音Tǔ Biē Chónɡ来源本品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

  • 狮子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狮子七药材名称狮子七拼音Shī Zi Qī别名狮子头、狮子草、九头狮子七、涩疙疸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狭叶红景天Rhodiola kirilowii (Regel)Regel [S

  • 枇杷叶

    《中国药典》:枇杷叶药材名称枇杷叶拼音Pí Pá Yè英文名FOLIUM ERIOBOTRYAE别名卢橘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