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三七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

药材名称黄三七

拼音Huánɡ Sān Qī

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

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清心除烦。用于眼结膜炎,口腔炎,咽炎,热病心烦,肠炎,痢疾,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三七

药材名称黄三七

拼音Huánɡ Sān Qī

别名黄连、太白黄连(《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毛茛科植物长果升麻根茎、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75厘米。根状茎粗壮,分枝,须根多数。茎直立,下部生2~4片膜质鞘,在鞘之上通常生2叶。叶通常为2回3出复叶;叶片三角形,长达24厘米,指片具长柄,3回裂片近羽状细裂,小裂片卵形至披针形,疏生锯齿;叶柄长5~34厘米。总状花序具4~6花;苞片卵形;花先叶开放,直径1.2~1.4厘米;萼片5,白色,倒卵形;花瓣5,小,宽卵形或扇形,长为萼片的1/3~1/2;雄蕊多数;心皮1~3。蓇葖果条形,长3.5~7厘米,基部渐狭成细柄,具明显的网脉。种子表面生网状洼陷。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坡地。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多分枝,呈鸡爪状,长3~7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紫棕色,有明显的环节及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棕色至棕黑色,常见圆形空洞。周围着生多数须根,须根棕黑色,短小,弯曲,多已折断。气微,味苦。

性味《陕西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泻火燥湿,清心除烦,抗菌消炎,健胃。治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黄三七

药材名称黄三七

拼音Huánɡ Sān Qī

英文名Rhizom of Common Souliea

别名黄连、太白黄连、野黄连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三七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uliea vaginata(Maxim.) Franch.[Coptis ospirocarpa Brühl;Isopyrum vaginatum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根茎带土晒干,去净泥土用;全草阴干用。

原形态黄三七,多年生草本,高25-75cm。根状茎粗壮,粗4-9mm,有分枝,疏生纤维状根。茎直立,无毛或近无毛,近基部有2-4片膜质鞘,在鞘之上通常生2叶;叶柄长5-34cm;叶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叶片三角形,长达24cm,具长柄;三回裂片菱形,再一至二回近羽状分裂,边缘具不等的锯齿,无毛。部状花序具4-6花;苞片卵形,膜质;花两性,先叶开放,直径1.2-2.4cm,花梗与花约等长;萼片5,花瓣状,倒卵形,长8-11mm,宽4-7mm,具3脉,先端圆,呈不规则浅波状,白色;花瓣5,宽倒卵形或扇形,长为萼片之半或更短,具多条脉,先端稍平或略圆,有时具小牙齿;雄蕊多数,长4-7mm,花丝狭线形,花药近椭圆形;心皮1-2,狭长圆形,长7-9mm,花柱短,柱头面中央微凹。蓇葖果1-2,长3.5-7cm,具明显的网脉,基部具细柄。种子12-16,长3-4mm,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3900m的山地林中、林缘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粗壮,横走或斜生,呈鸡爪状分枝,粗4-9mm。表面黄棕色,有明显环节,腹面疏生纤维状根,并可见脱落的根迹。茎长25-75cm,无毛或近无毛,基部具2-4片膜质的宽鞘,鞘之上通常有2叶。叶二至三回三出全裂,无毛;叶片三角形,长达24cm,中央三回裂片再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边缘具不等锯齿;叶柄长5-34cm。总状花序。蓇葖果1-2,条形,种子黑色,表面具网状洼陷。气微,味苦,凉。

以干燥,无杂质泥砂为佳。

化学成分根茎含铁破锣皂甙(beesioside)Ⅲ、Ⅳ。

性味苦;凉

归经心;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毒消肿。主主治热病烦躁;心悸怔忡;骨蒸潮热;咽炎;口腔炎;结膜炎;疮痈肿毒;湿热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泻火燥湿,清心除烦,抗菌消炎,健胃。治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

  • 老鼠吹箫

    《中药大辞典》:老鼠吹箫药材名称老鼠吹箫拼音Láo Shǔ Chuī Xiāo别名羊饥藤、鸡舌头叶、风藤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云南清风藤的茎叶或根。秋季采收,晒干。原形

  • 小羊肚菜

    药材名称小羊肚菜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小羊肚菜Morchella deliciosa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生于稀疏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

  • 黑海参

    药材名称黑海参拼音Hēi Hǎi Shēn别名黑怪参、黑狗参、黑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海参、黑赤星海参、米氏海参及期近缘种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olothuria atra Jae

  • 蛇果黄堇

    药材名称蛇果黄堇拼音Shé Guǒ Huánɡ 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不产哇夏嘎的地方,可用那冬赛果代替。让钧多吉说:耶冬赛果清热。叶、花状如当日丝哇(高山紫堇),花黄色,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药材名称野丁香根拼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性味涩微苦,凉。

  • 槟榔花

    《中药大辞典》:槟榔花药材名称槟榔花拼音Bīnɡ Lɑnɡ Huā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夏季采集。晒干,去梗。生境分部产于广东等地。性状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

  • 狭叶桃叶珊瑚

    药材名称狭叶桃叶珊瑚拼音Xiá Yè Táo Yè Shān Hú别名五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狭叶桃叶珊瑚的枝、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chinensis Benth.var

  • 千层楼

    药材名称千层楼拼音Qiān Cénɡ Lóu别名小对叶草、小过路草、赶山鞭[四川]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以全草入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