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毛香科科

长毛香科科

药材名称长毛香科科

拼音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

别名薄荷铁马鞭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Wu et S.Chow[T.japonicum Willd. Var.pilosum Pamp.]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长毛香科科,多年生草本。具铺匐茎。茎直立,偶于上部分枝,高0.5-1cm,遍被长达3mm密集而平展的白色长柔毛。叶柄长0.4-1cm,被长达1.5mm平展的长柔毛;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8cm,宽1.2-2.5cm,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截平或近心形,边缘为稍不整齐的具重齿的细圆锯齿,上面中肋被长柔毛,余部为贴生的短柔毛,下面脉上被长柔毛,余部为不匀称的短柔毛。假穗状花序顶生于主茎及分枝上,被明显的长柔毛,由上下密接具2花但有时参差若3-4花成一轮的轮伞花序所组成;苞片线状披针形,被长柔毛;花梗短,长约1.5mm,与序轴被明显长柔毛;花萼钟形,外被长柔毛,夹有浅黄色脉点,10脉,萼齿5,上3齿三角形,下2齿三角状钻形;花冠淡红色,长1.2-1.5cm,冠筒不达花冠长的1/3,外面在伸出部分疏被长柔毛,散布浅黄色腺点,唇片与冠筒几在一条直线上,中裂片极发达,倒卵状近圆形,侧裂片卵状长圆形;雄蕊稍伸出唇片;花柱与雄蕊等长;花盘小,盘状,微显波状边缘;子房圆球形,4裂。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发表;清热解毒;止痒。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痄腮;痢疾;漆疮;湿疹;疥癣;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花椒叶

    《中药大辞典》:野花椒叶药材名称野花椒叶拼音Yě Huā Jiāo Yè别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

  • 龟版

    药材名称龟版拼音Guī Bǎn别名龟甲、神屋(《本经》),龟壳(《淮南子》),败龟甲(《小品方》),败将、败龟版(《日华子本草》),龟筒(《本草衍义》),龟下甲(朱震亨),龟底甲(《药品化义》),龟腹

  • 田葱

    《中药大辞典》:田葱药材名称田葱拼音Tián Cōnɡ别名中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田葱科植物田葱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根纤维状。茎单干,少分枝,高30~60厘米,

  • 对节叶根

    药材名称对节叶根拼音Duì Jié Yè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性味辛咸,寒。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劳伤疼痛:对节叶根一两,刺五加五钱。泡酒服。

  • 野洋参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药材名称野洋参拼音Yě Yánɡ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原形态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

  • 桉树果

    药材名称桉树果拼音ān Shù Guǒ别名洋草果、楠桉果、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采收和储藏:夏季或冬季果

  • 野苋子

    药材名称野苋子拼音Yě Xiàn Zǐ别名苋菜子、青葙子、西风谷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aranthus lividus L.[A.blitum au

  • 黑心蕨

    药材名称黑心蕨拼音Hēi Xīn Jué英文名Concolorous Doryo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黑心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

  • 野西瓜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西瓜苗药材名称野西瓜苗拼音Yě Xī Guā Miáo别名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以

  • 禾虫

    《中药大辞典》:禾虫药材名称禾虫拼音Hé Chó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原形态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全体有60多个体节。前端背面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