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铁苋菜

铁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苋菜

药材名称铁苋菜

拼音Tiě Xiàn Cài

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

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铁苋菜

药材名称铁苋菜

拼音Tiě Xiàn Cài

英文名Copperleaf Herb

别名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来源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归经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10~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药材名称藤三七拼音Ténɡ Sān Qī别名藤子三七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

  • 鳞片水麻

    药材名称鳞片水麻拼音Lín Piàn Shuǐ Má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鳞片水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ex

  • 粉霜

    《中药大辞典》:粉霜药材名称粉霜拼音Fěn Shuānɡ别名白雪(《抱朴子》),水银霜、白灵砂(《纲目》),白粉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轻粉的精制品。生境分部产湖北、浙江、河北等

  • 扶栘木皮

    药材名称扶栘木皮拼音Fú Yí Mù Pí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的树皮。原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

  • 香芋

    药材名称香芋拼音Xiānɡ Yù别名团芋、湾洪(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香芋的块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用。原形态草本,高20~40厘米。块茎长卵圆形,须

  • 药材名称鹅拼音é别名家鹅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鹅血:咸,平。鹅胆:苦,寒。功能主治鹅血:解

  • 木瓜枝

    《中药大辞典》:木瓜枝药材名称木瓜枝拼音Mù Guā Zhī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枝叶。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别录》:"主

  • 野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京豆药材名称野京豆别名勒勒叶来源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主治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

  • 地白草

    《中药大辞典》:地白草药材名称地白草拼音Dì Bái Cǎo别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