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野凤仙花

野凤仙花

《中药大辞典》:野凤仙花

药材名称野凤仙花

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

别名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部发达,肉质,根茎状,或成圆形、椭圆形的块根。茎肉质,节处膨大,分枝,绿色带紫红色,有毛。叶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下延,边缘有圆齿状锯齿,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间1片居下,囊状,特大,向后延生成弯距,黄色,两侧者小,绿色;花瓣5,黄色,上端1瓣直立,每侧之2瓣愈合为1;雄蕊5,花丝白色,花药愈合包围雌蕊之顶;雌蕊1,子房长圆柱形,5室。蒴果,角果状,长纺锤形。花期6~7月。

本植物的块根(霸王七)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分布我国东北以至西南各地。

性味《陆川本莩》:"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去腐。治恶疮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凤仙花

药材名称野凤仙花

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

英文名Herb of False Balsamine

别名凤仙花、假指甲花

出处《植物名实考图》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textori Miq.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野凤仙花,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部发达,肉质,根茎状成圆形、椭圆形的块根。茎肉质,节处膨大,分枝,绿色带紫红色,有毛。叶互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下延,边缘有圆齿状锯齿,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萼片3,中间1片居下,囊状,特大,向后延生成弯距,黄色,两侧者小,绿色,花瓣5,黄色,上端1瓣直立,每侧之2瓣愈合为1;雄蕊5,花丝白色,花药愈合包围雌蕊之顶;雌蕊1,子房长圆柱形,5室。蒴果,角果状,长纺锤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以至江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大波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金圣草素-7-葡萄糖甙(chrysoeriol-7-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恶疮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去腐。治恶疮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草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药材名称百草霜拼音Bǎi Cǎo Shuānɡ别名锅底灰、锅烟子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

  • 马桑根

    《中药大辞典》:马桑根药材名称马桑根拼音Mǎ Sānɡ Gēn别名乌龙须((草木便方》)出处《草木便方》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根,冬季采掘。生境分部产陕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性状干燥根肥大粗糙,附有

  • 磨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磨盘草药材名称磨盘草拼音Mó Pán Cǎo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来源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 红缘层孔菌

    药材名称红缘层孔菌拼音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别名红缘树舌、红缘层孔、松生层孔、红带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松生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 丹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丹参药材名称丹参拼音Dān Shēn英文名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高粱泡叶

    药材名称高粱泡叶拼音Gāo Liɑnɡ Pào Yè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叶。夏、秋季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肺病咳血。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

  • 天脚板果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果药材名称天脚板果拼音Tiān Jiǎo Bǎn Guǒ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瑭瑚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天脚板"条。功能主治《峨嵋药植》:

  • 枳椇子

    《中药大辞典》:枳椇子药材名称枳椇子拼音Zhǐ Jǔ Zǐ别名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