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贝母兰

贝母兰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

药材名称贝母兰

拼音Bèi Mǔ Lán

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假鳞茎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厘米。气生根须状,浅黄褐色。茎横走,分节,呈竹鞭状,节上生球状假鳞茎,肉质,卵形,有棱,直径15~30毫米,绿色,光滑无毛。每一假鳞茎顶端生叶两片,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3厘米,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上有数枚鞘状苞片;花白色,直径约3厘米,左右对称,唇瓣上有黄斑。果长椭圆形,长约2厘米,具三棱。种子细小,黄色,锯屑状。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杂木林中阴湿的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辛甘,凉。

①《文山中草药》:"味辛麻,性凉。"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

①《文山中草药》:"止血,定痛。治外伤出血。"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续筋,清热,止咳。"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或研末敷。

复方①治支气管炎,感冒:每用全株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软组织挫伤:贝母兰假鳞茎的干粉调敷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骨折:小绿芨100克,凤尾草1克。两药全草捣烂,先行骨折复位,小夹板固定,然后将上药敷于骨折处。如系开放性骨折,加满山香根粉撒于伤口,再敷药。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全展选编·外科》)

④治外伤出血:鲜贝母兰适量捣烂,敷于创面或用干粉撒于创面包扎。(《文山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贝母兰

药材名称贝母兰

拼音Bèi Mǔ Lán

英文名pseudobulb of Corymbose Coelogyne

别名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止血果、小绿芨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elogyne corymbosa Lindl.[C.punctulat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蒸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伞房贝母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30cm。气生根须状,浅黄褐色。茎横走,分节,呈竹鞭状,节上生球状假鳞茎,肉质、卵形,有棱,直径15-30mm,绿色,光滑无毛。每一假鳞茎顶端生叶两片,革质,厚而脆,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cm,宽2-3cm,全缘,两面平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上有数枚鞘状苞片;花白色,直径约3cm,左右对称,唇瓣上有黄斑。果长椭圆形,长约2cm,具三棱,种子细小,黄色,锯屑状。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3100m的山坡林中树上或沟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文山中草药》:止血,定痛。治外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选》:接骨,续筋,清热,止咳。

3.《贵州药植目录》: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珍珠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莲药材名称珍珠莲拼音Zhēn Zhū Lián别名毛发唐松草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细丝唐松草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杜父鱼

    药材名称杜父鱼拼音Dù Fù Yú英文名Artedius;Cottus;Sculpin别名四鲶鲈、渡父鱼、舩矴鱼、伏念鱼出处始载于《临海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父鱼科动物松江鲈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羊山刺

    《中药大辞典》:羊山刺药材名称羊山刺拼音Yánɡ Shān Cì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枝叶或种子。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小枝粗糙,红褐色,刺极少。单叶互生;

  • 枸杞叶

    《中药大辞典》:枸杞叶药材名称枸杞叶拼音Góu Qǐ Yè别名地仙苗(《日华子本草》),甜菜(《本草图经》),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寿堂经验方》),枸杞苗(《纲目》)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革耳

    药材名称革耳拼音Gé ěr别名木上森、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野生革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us rudis F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除去杂质,晒干。原形态子实体革

  • 鮧鱼

    《中药大辞典》:鮧鱼药材名称鮧鱼拼音Yí Yú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

  • 东当归

    药材名称东当归拼音Dōnɡ Dānɡ Guī别名当归、延边当早归、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acutiloba(Sieb.

  • 大阳关

    药材名称大阳关拼音Dà Yánɡ Guān别名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广西斑鸠菊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hing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