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西伯利亚青兰

西伯利亚青兰

药材名称西伯利亚青兰

拼音Xī Bó Lì Yà Qīnɡ L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花荆芥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sibirica L.[Dracocephalum sibiric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害虫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大花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40cm。根茎木质,匍匐状。茎多数,常在下部具分枝,四棱形,下部常带紫红色,被微柔毛并混生有小腺点。叶对生;茎下部叶柄长1.5-1.7cm,中部叶柄长3-7mm;叶片三角状长圆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3.4-9cm,宽1.2-2.2cm,先端急尖,基部近楔形,常呈浅心形,上面疏被微柔毛,下面密被黄色腺点,边缘通常密具小牙齿。轮伞花序稀疏排列于茎顶部,长9-15cm,有5-8mm的总梗;苞叶叶状,向上变小,上部的呈苞片状,披针形;苞片线形,被短柔毛及睫毛;花梗密被腺点;花萼长达1cm,外面被腺短柔毛及黄色腺点,上唇3裂,下唇2裂至基部;花冠蓝色或淡紫色,长2-2.9cm,冠檐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肾形;雄蕊4,后对雄蕊稍短于或略超出上唇;花柱等于或略超出上唇。小坚果。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50-265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2-3g;或煎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猕猴肉

    《中药大辞典》:猕猴肉药材名称猕猴肉拼音Mí Hóu Ròu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肉。性味①《证类本草》:"味酸,平,无毒。"②《医林纂

  • 绳藻

    药材名称绳藻拼音Shénɡ Zǎo别名海麻线、麻绳菜、海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绳藻科植物绳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orda filum(L.) Lamx [ Fucus filum L.]采收

  • 大乌泡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乌泡药材名称大乌泡拼音Dà Wū Pào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 蒙古山萝卜

    《中药大辞典》:蒙古山萝卜药材名称蒙古山萝卜拼音Měnɡ Gǔ Shān Luó Bo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夏季采搞,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 油桐

    药材名称油桐拼音Yóu Tónɡ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

  • 土三七

    《中药大辞典》:土三七药材名称土三七拼音Tǔ Sān Qī别名菊三七,天青地红。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菊叶千里光的全草或根。6~8月采全草,8~9月挖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

  • 鲛鱼

    药材名称鲛鱼拼音Jiāo Yú别名蜡鱼、瑰雷鱼(《南越志》),沙鱼、鳆鱼(《本草拾遗》),溜鱼(《纲目》),鲛鲨(《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肉。

  • 九连灯

    药材名称九连灯别名石梅、石杨梅、石虾、石仙桃、七仙桃、鬼子头、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草来源兰科九连灯Liparis plicata 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清凉

  • 披针骨牌蕨

    药材名称披针骨牌蕨拼音Pī Zhēn Gǔ Pái Jué英文名Diverse Lepidogrammitis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

  • 马柳根

    药材名称马柳根拼音Mǎ Liǔ Gēn别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的根和须根。随用随采。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