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葫芦巴

葫芦巴

《中国药典》: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ú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一深斜沟,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状,具黏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气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栅状细胞1 列,外壁及侧壁上部较厚,有细密纵沟纹,下部胞腔较大,光辉带位于细胞外侧1/3 处,外被角质层。支持细胞1 列,略呈哑铃状,上端稍窄,下端较宽,垂周壁显条状纹理。内胚乳细胞主为黏液细胞,壁甚厚。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5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弃去,药渣挥干,再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芦巴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无水乙醇-丙酮-盐酸(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2:1)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胡芦巴: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胡芦巴: 取净胡芦巴,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鼓起,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u Bā

别名芦巴子、香草子、小木夏

来源豆科葫芦巴属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微火炒至微黄,用时打碎。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止痛。用于肾虚阳痿,腰痛,少腹冷痛,疝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葫芦巴

药材名称葫芦巴

拼音Hú Lu Bā

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别名苦豆、香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戎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多丛生,被疏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5cm,两边均生疏柔毛;叶柄长,托叶与叶柄连合。花无梗,1~2朵腋生;花萼筒状;花冠蝶形,白色,后渐变淡黄色,基部微带紫色;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荚果细长,扁圆筒状,略弯曲,长6~11cm,宽0.5cm,具网脉及柔毛,先端有长喙。种子10~20粒,棕色,有香气。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主产安徽、四川、河南。

性状种子略呈斜方形,长3~5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有一深斜沟,两沟相接处为种脐。质坚硬。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lline)、薯蓣皂甙元葡萄糖甙(diosgenin-B-D-blucoside)、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saponare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葫芦巴甙Ⅰ、∏(vicenin Ⅰ, ∏)。

性味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风箱树

    药材名称风箱树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别名假杨梅、大叶水杨梅、珠花树、水壳木来源茜草科风箱树属植物风箱树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C. occiden

  • 徐长卿

    《中国药典》:徐长卿药材名称徐长卿拼音Xú Chánɡ Qīnɡ英文名RADIX CYNANCHI PANICULATI别名寮刁竹、逍遥竹、遥竹逍、瑶山竹、了刁竹、对节莲、竹叶细辛

  • 红杉皮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药材名称红杉皮拼音Hónɡ Shān P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直径达1.3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枝开

  • 石南实

    《中药大辞典》:石南实药材名称石南实拼音Shí Nán Shí别名鬼目(《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南叶"

  • 茶条槭

    药材名称茶条槭别名茶条牙、茶条子、麻良子、茶条木、茶条树来源槭树科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以叶、芽入药。生境分部东北、黄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化学成分叶含槭鞣质(aceritanni

  • 楸树

    药材名称楸树拼音Qiū Shù别名旱楸蒜台、金丝楸、梓桐、水桐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以树皮、根皮、叶和果实等入药。春夏秋挖根剥皮,洗净晒干

  • 金钗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钗股药材名称金钗股别名树葱、大树葱、平棍子、岩豇豆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柱叶钗子兰Luisia teretifolia Gaudi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

  • 野兔骨

    药材名称野兔骨拼音Yě Tù Gǔ来源兔目兔科蒙古兔Lepus tolai Pallas;东北兔L. mandschuricus Radde;孙河兔(草兔)L. capensis L.;雪兔

  • 野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马蹄草药材名称野马蹄草拼音Yě Mǎ Tí Cǎo别名直立席草来源莎草科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 [S. erectus Poir.],以全草

  • 纤花千金藤

    药材名称纤花千金藤拼音Xiān Huā Qiān Jīn Ténɡ别名金钱暗消、藤子暗消、铜钱暗消、一文钱、小黑藤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纤花千金藤Stephania gracilifl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