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茨菇草

茨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茨菇草

药材名称茨菇草

拼音Cí Gū Cǎo

别名催生草、灵芝草、箭叶大油芒

来源禾本科茨菇草Spodiopogon sagittifolius Rendl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宁夏、云南。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止血,催产。主治难产,月经过多,胸闷气胀,阳痿。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茨菇草

药材名称茨菇草

拼音Cí Gū Cǎo

别名催生草、灵芝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箭叶大油芒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8~30厘米,宽8~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2裂呈箭镞状,具长达10厘米的叶柄,下面具细长疣毛;叶鞘平滑无毛;叶舌膜质,长2~4毫米。圆锥花序长9~15厘米;分枝近于轮生;小穗长5~6.5毫米,灰绿色,孪生小穗一有柄一无柄,两颖等长,具长柔毛;小穗含2花,第一花雄性,第二花两性。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和林下草丛中。分布云南。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止血,催产。治月经过多,难产,胸闷,气胀,阳痿。

复方①治月经过多: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叶下花根五钱,煎服。

②治难产(在胎位、产道正常情况下):茨菇草五钱,卷柏五钱,煎服。

③治胸闷,气胀,阳痿: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茨菇草

药材名称茨菇草

拼音Cí G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rrowleaf spodiopogon

别名催生草、灵芝

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箭叶大油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odiopogon sagittifolius Rendl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箭叶大油芒,多年生草本。具短根茎;须根较粗壮。秆成疏丛,直立,高60-100cm,基部径约2mm。叶鞘平滑无毛;叶舌膜质,长2-4mm;叶片线状披针形,并具长达10cm的长柄,上面无毛,下面具有细长疣毛。圆锥化序卵圆形,长9-15cm,宽4-5cm,分权近于轮生,细弱,枝腋间疏具软毛,下部长褐露且光滑无毛,下面具有细长疣毛。圆锥花序卵圆形,长9-15cm,宽4-5cm,分枝近于轮生,细弱,枝腋间疏具软毛,下部长裸露且光滑无毛,通常仅于近称端处有1节面而含2小穗;有时具有2-3节,稀可每节具1小穗,节处膨大具髯毛;穗轴节间及小穗柄有时具纤毛;小穗长5-6.5mm,灰绿色,基部具髯毛;两颖相等长,草质,具长柔毛,边缘及先端近于膜质,先端钝或主脉稍突出小尖头,第1颖具10-13脉,第2颖具8-11脉;第1花雄性;外稃透明膜质,等长或稍短于第1外稃,深裂达中部以下,裂齿交易会早出一粗而膝曲的芒;边缘具纤毛,先端有时具2-3浅齿;花药黄色,长约3mm;子房长圆形,长约1.5mm;花柱2枚,长约1.5mm;柱头帚刷状,长约3mm。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800m的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淡;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经;催产;行气。主月经过多;难产;胸闷;气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

复方①治月经过多: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叶下花根五钱,煎服。②治难产(在胎位、产道正常情况下):茨菇草五钱,卷柏五钱,煎服。③治胸闷,气胀,阳萎:鲜茨菇草五钱至一两,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王瓜子

    《中药大辞典》:王瓜子药材名称王瓜子拼音Wánɡ Guā Zǐ别名赤雹子(《本草衍义》),马雹儿子(《濒湖集简方》),土瓜仁(《本草汇言》)。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种子。秋季采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金露梅

    药材名称金露梅拼音Jīn Lù Méi别名金腊梅、金老梅、药王茶、棍儿茶、扁麻、木本委陵菜来源蔷薇科金露梅Dosiphora fruticosa (L.)Rydb.[Potenti

  • 君迁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君迁子药材名称君迁子拼音Jūn Qiān Zǐ别名软枣、红蓝枣、黑枣来源柿树科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山东、河北、江西。化学成分根含7-甲基胡

  • 黄瓦韦

    药材名称黄瓦韦拼音Huánɡ Wǎ Wéi别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 堆莴苣

    药材名称堆莴苣拼音Duī Wō Jù别名铁麻、江维草、山活血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堆莴苣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ororia Miq.[Mycelis sororia (M

  •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药材名称臭茉莉拼音Chòu Mò Lì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

  • 滇五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五味药材名称滇五味别名五味子[云南]、过山龙来源木兰科滇五味Schisandra rubriflora (Franch.)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石床

    药材名称石床拼音Shí Chuánɡ别名乳床、逆石、石笋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下后凝积成笋状者。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储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原形态晶体结构属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