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背花疮

背花疮

药材名称背花疮

拼音Bèi Huā Chuānɡ

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肉质草本。茎高5-27cm。全株无毛。叶常集生于茎顶端,下部裸露,节间长1-4cm,不分枝。叶肉质,对生;叶柄长0.6-4.5cm;托叶三角形,宿存;叶片稍不等大,常盾状着生,近圆形,稀扁圆形,长1-4.5cm,宽1-3.5c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微缺或圆形,边缘有数枚圆齿,两面干时常带蓝绿色,下面呈蜂窝状,钟乳体条形,上面密布;基出脉3条,侧脉数对,细脉末端常有腺点。雌雄同株或异株;团伞花序,数个稀疏着生于单一的序轴上,呈串珠状,雄花序长3-4cm,其中花序梗长1-1.7cm;雌花序长1-2.5cm,其中花序梗长达1cm;苞片披针形。雄花具短梗或无梗,淡黄绿色;花被片4,幼时帽状,熟时变兜形,被钟乳体;雄蕊4,花丝下部与花被片贴生;退化子房极小,长圆形。雌花近无梗;花被片3,不等大,果时中间1枚船形,侧生的2枚卵形;退化雄蕊长圆形。瘦果卵形,果时扁,先端歪斜,棕褐色,光滑,边缘有一圈不明显的条纹。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500m的石灰岩山上石隙或灌丛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辛;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化瘀。主肺热咳喘;肺痨久咳;咯血;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银紫丹参

    药材名称银紫丹参拼音Yín Zǐ Dān Shēn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地黄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采

  • 蒟蒻薯

    药材名称蒟蒻薯拼音Jǔ Ruò Shǔ别名水狗仔、老虎须、山大黄、大水田七、黄牛胆来源药材基源: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ca chantrieri Andre[T. mi

  • 赶风柴

    《中药大辞典》:赶风柴药材名称赶风柴拼音Gǎn Fēnɡ Chái别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

  • 鹿髓

    《中药大辞典》:鹿髓药材名称鹿髓拼音Lù Suǐ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性味《别录》:"味甘,温。"功能主治补阳益阴,生精润燥。治虚劳羸弱,肺

  • 合树菌

    药材名称合树菌拼音Hé Shù Jūn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

  • 白头翁茎叶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药材名称白头翁茎叶拼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

  • 杜香

    药材名称杜香别名喇叭茶来源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dilatatum Wahl.,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夏秋采集,阴干。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化痰,止咳

  • 荷苞花

    《中药大辞典》:荷苞花药材名称荷苞花拼音Hé Bāo Huā别名赖桐花、贞桐花(《南方草木状》),百日红(《洛阳花木记》),洋海棠(《植物名实图考》),合包花(《草木便方》),状元红(《广州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