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聚花风铃草

聚花风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聚花风铃草

药材名称聚花风铃草

别名灯笼花

来源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去净泥土,切碎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咽喉炎,头痛。

用法用量2~3钱。

备注(1)同属植物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 Lam.与前种相似,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聚花风铃草

药材名称聚花风铃草

拼音Jù Huā Fēnɡ Línɡ Cǎo

别名灯笼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聚花风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Cephalotes (Nakai) Hong[C.cephalotes Nakai]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聚花风铃草 多年生草生,高40-125cm。茎直立,有时在上部分枝。茎生叶下产的具长柄,叶片长卵形至心状卵形,上部的无柄,椭圆形、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片长7-15cm,宽1.7-7cm;全部叶边缘有尖锯齿,茎叶几乎无毛或疏生白色硬毛或密被白绒毛。花数朵集成头状花序,通常很多,除茎顶有复头状花序外还有多个单生的关状花序,每朵花下有1枚大小不等的苞片,在头状花序中间的花先开,工其苞片也最小;花萼裂片钻形;花冠紫色、蓝紫色或蓝色,管状钟形,长1.5-2.5cm,5裂至中部。蒴果倒卵状维形。种子长圆状,扁,长1-1.5mm。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荆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荆皮药材名称紫荆皮拼音Zǐ Jīnɡ Pí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 et Gagnep.;千屈菜科紫薇

  • 金刀菜

    《中药大辞典》:金刀菜药材名称金刀菜拼音Jīn Dāo Cài别名珍珠风、臭常山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0.8~2米。小枝略被星状毛。叶对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

  • 倒赤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赤伞药材名称倒赤伞拼音Dǎo Chì Sǎn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

  • 九里根

    药材名称九里根拼音Jiǔ L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星毛金锦香的根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siddimensis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果熟

  • 羽萼

    《全国中草药汇编》:羽萼药材名称羽萼别名马跨皮、野山茶、黑羊巴巴来源唇形科羽萼Colebrookia opposit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炎,止血。主

  • 鸡肉

    《中药大辞典》:鸡肉药材名称鸡肉拼音Jī Ròu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原形态家鸡(《千金·食治》),又名:烛夜(崔豹《古今注》)。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

  • 红帽顶

    《中药大辞典》:红帽顶药材名称红帽顶拼音Hónɡ Mào Dǐnɡ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叶。原形态形态详"大毛桐子根"条。性味《陆川本草》:&q

  •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药材名称燕麦草拼音Yàn Mài Cǎo别名野燕麦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 fatua L.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收

  • 乌药子

    《中药大辞典》:乌药子药材名称乌药子拼音Wū Yào Zǐ出处《分类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药"条。功能主治《斗门方》:"治阴毒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