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缘层孔菌

红缘层孔菌

药材名称红缘层孔菌

拼音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

别名红缘树舌、红缘层孔、松生层孔、红带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松生拟层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pinicola(Sow.ex Fr.)Karst.[Fomes pinicola(Sow.ex Fr.)Cooke;Polyporus pinicola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采摘后去掉污物,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松生拟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木质。菌盖半圆形、扇形或马蹄形,侧生,(4-30)cm×(6-40)cm,厚2.5-20cm,盖面初期有一层橙红色胶样皮壳,后渐变硬,颜色变为灰色、污灰色、黑褐色至黑色,有明显的环棱;盖缘钝,薄或厚,新生的盖缘近白色,渐变灰黄色、红色至红褐色。管口面白色或乳白色,干燥后呈黄色或米黄色;管口小,圆形,每1mm间3-5个,管壁厚;菌管多层,每层厚3-5mm,新鲜之菌管层可与上层剥离。菌肉木栓质至木质,近白色,干燥后呈淡褐色,有环纹。有小囊状体,无色,薄壁。孢子卵形至椭圆形,光滑,无色,(5.5-7.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800m的松、杉等针叶树腐木上,偶生于阔叶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江苏、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平,半球形或马蹄形,长径7-35cm,短径5-24cm,厚3-8cm。表面灰色或黑色,有的具红色胶质皮壳,有较宽的同心环棱,边缘赤栗色、黄色或类白色。管口面浅黄色或锈褐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5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每层厚3-7mm。木质或木栓质。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以亚油酸(linoleic acid)为主及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22-26个碳原子的2-羟基酸,2,3-二羟基酸等长链脂肪酸,植物鞘氨酸(phytosphingosine),β-D-葡聚糖(β-D-glucan),α-葡聚糖,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α-β-和γ-纤维素和果胶物质。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茶子

    药材名称油茶子拼音Yóu Chá Zǐ别名茶子心、茶籽。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sa(Lour.)Rehd.

  • 蓝布正

    药材名称蓝布正别名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陕西]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南水杨梅Geum japo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Bolle,以

  • 纤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毛婆婆纳药材名称纤毛婆婆纳拼音Xiān Máo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 Fisc

  • 马缨杜鹃

    药材名称马缨杜鹃拼音Mǎ Yīnɡ Dù Juān别名马缨花、密筒花、红山茶来源杜鹃花科麻叶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以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性味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水鳖

    药材名称水鳖拼音Shuǐ 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出处水鳖之名始载于《庚辛五册》(据《纲目》)。1.《野菜赞》云:“油灼灼,苹类,圆大一缺,背点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汤过

  • 油茶根

    药材名称油茶根拼音Yóu Ch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

  • 穿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心草药材名称穿心草拼音Chuān Xīn Cǎo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Levl. et Vant.)

  • 天葵草

    药材名称天葵草拼音Tiān Ku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Nakedcaule Groundsel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老鼠屎草、旱铜钱草、蛇不见出处出自《滇南本草》来源药材基

  • 螳螂

    《中药大辞典》: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