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石耳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

来源地衣类石耳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除去杂物,晒干。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3~5钱。

备注(1)同属植物石耳Gyrophora ternata Ach.与前种近似,可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皮果衣属植物皮果衣Dermatocarpon miniatum (L.) Mann.与上种形态相似,也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红腹脐衣子实体。雨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红腹脐衣,又名:红腹石耳、黄底石耳

地衣体成叶状,轮廓不规则,直径13~28毫米,边缘裂片很深,近于多叶,常有穿孔,裂片稍向上卷,干燥后脆而易碎。上表面苍白灰色至暗灰色,一般边缘较深,老朽者呈微棕灰色;平坦或有不规则形的隆起,脐背突起,色较浅,皱缩成隆起而不规则形的脊。下表面橙红色,微带黄棕色,边缘暗棕色,无假根,常有小凹陷,局部有微小的网状凹纹。脐的直径2.5~3毫米。

生境分部生高山石上。分布陕西、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朱红革壳衣含10余种氨基酸。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病,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症:红石耳二至五钱,开水泡胀,用菜油炒后再加开水煎煮,连汤服。

②治消化不良,胃腹胀痛:红石耳五钱,太白米、太羌活各二钱,桃耳七八分,水煎服。

③治痢疾腹痛,疳积:红石耳三钱,朱砂七二钱,太白米五分,水煎服,红白糖为引。

备注此外,还有下列两种,同等入药。盘形石耳,表面暗褐色,里面褐色。朱红革壳衣,表面灰白色,里面黄褐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别名红石耳子、石耳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耳科植物红腹石耳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mbilicaria hypococcinea(Jatta)Lia-no[Gyrophora hypococcinea Jatta]

采收和储藏: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单片状,近圆形,直径可达2-3.6cm。裂片边缘撕裂状或稍向上翘起;上表面灰褐色、黑褐色至浅污黑色,无光泽;下表面光滑,裸露,具少数假根,假根圆柱状;近中央脐部呈深红色、番红色、橘红色,由中央至边缘色泽渐淡,连缘呈暗淡紫褐色。子囊盘散布于上表面,直径约2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带的岩石表面,单生或成片生长。也见于岩石缝中的风化石砾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单叶状,不规则圆形,直径1-3(-6-5)cm,边缘瓣裂,有时有小穿孔。上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连缘色较深,平滑或有皱褶,中央脐外稍突起,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锈红色、边缘近于黑色,无或有少数假根。子囊盘圆形,黑色,密集在上表面。质脆,易碎。

化学成分地衣体含石茸酸(gyrophoric acid),黑荼渍素(atranorin),苔色酸甲酯(methyl orsellinate)和苔色酸乙酯(ethyl orsellinate),苔色酸(orsellinic acid),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松萝酸(usnic acid),2,2-双[(1,8-二基-3-甲基)茵醌]

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利水消胀。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

  • 药材名称鹅拼音é别名家鹅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鹅血:咸,平。鹅胆:苦,寒。功能主治鹅血:解

  • 尖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尖叶唐松草别名石笋还阳来源毛茛科尖叶唐松草Thalictrum acutifolium (Hand.-Mazz.) Boiv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安徽、江苏除外)。性味苦

  • 垂果大蒜芥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

  • 小黄树

    药材名称小黄树拼音Xiǎo Huánɡ Shù别名滇丁香、露球花、野丁香、酒瓶花、丁香花、野黄杨木、中型滇丁香来源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

  • 灰凤梨

    药材名称灰凤梨拼音Huī Fènɡ Lí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歧裂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orinia imquinans Ber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 新疆藜芦

    药材名称新疆藜芦拼音Xīn Jiānɡ Lí Lú别名藜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trum lobelianum Brn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

  • 泡囊草根

    药材名称泡囊草根拼音Pào Nánɡ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Physochlainae Physaloidis采收和储藏:秋和地上部分枯萎时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牛含水

    《中药大辞典》:牛含水药材名称牛含水拼音Niú Hán Shuǐ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出处《甘肃卫生通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