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糙苏

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糙苏

药材名称糙苏

拼音Cāo Sū

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

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以地上全草入药。夏秋采割地上全草;秋季挖取根部,去净泥土和杂质,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消肿。用于感冒,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糙苏

药材名称糙苏

拼音Cāo Sū

别名山苏子(《内蒙古中草药》)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糙苏全草。春、秋采挖,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根长,红褐色,圆锥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四棱形。单叶对生,阔卵圆形,长5~10厘米,宽4~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粗毛或星状毛;叶柄长2~6厘米。轮伞花序;苞片披针形咸狭披针形;萼筒长约1厘米,先端有5个刺状齿;花冠白色或粉红色,2唇形,长于萼筒,喉部之上密布多数白色茸毛或星状毛,上唇2裂,拱曲,下唇3裂,外面密生茸毛;雄蕊4;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圆形。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中、林边灌丛中、河岸、山谷。分布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本品含黄酮甙类、氨基酸、甾体类、挥发油、糖类。及鞣质等,种子含油20.34%。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治疮痈肿毒。

复方治无名肿毒:糙苏三栈,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感冒用糙苏全草制成醇浸膏片内服,每次1.2~2.4克,每日3次,儿童酌减;或制成冲剂,日服2次,每次7.5克。观察100例,结果75例于48小时内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咽喉痛)消失或改善,一般在服药后4~8小时症状即渐减轻,2~3天内便可治愈。但对体温在38.5℃以上的重症患者,退热作用较差。认为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如与红旱莲(湖南连翘)组成复方治疗,可提高疗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糙苏

药材名称糙苏

拼音Cāo Sū

英文名Herb of Shady Jerusalemsage

别名山苏子,续断山芝麻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糙苏的根及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umbrosa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较长,红褐色,较肥大,常数个集生。茎直立,四棱形,疏被向下的短硬毛。叶对生,叶柄长1-12cm,密被短硬毛;叶片圆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2-12cm,宽2.5-12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被疏柔毛及星状柔毛。轮伞花序通常4-8花,多数;苞片线状钻形,较坚硬,常呈紫红色,被星状毛;花萼管状,长约10cm,外面被星状毛,萼齿5,先端具小刺尖,边缘被丛毛;花冠通常粉红色,长约1.7cm,唇形,外面背部上方被短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的小齿,下唇外面密被绢状柔毛,3裂,裂片卵形或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基部无附属物,花丝无毛,花药2室;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状三棱形,先端无毛。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4200m的疏林下,林缘,草丛,路旁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灌输、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及贵州。

性状性状鉴别 根粗,须根肉质。茎呈方柱形,长50-150cm,多分枝,表面绿褐色,具浅槽,疏被硬毛;质硬而脆,断面中内有髓。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近圆形、圆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2-12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12cm,疏被毛。轮分辩率花序密被白色毛;苞片线状钻形,紫红色。花萼宿存呈峰窝状。气微香,味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ester)[1],琥珀酸(succinic acid),水苏素(betonicine)[2]。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35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水浴上蒸平,残潭加水2ml使溶解,滴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2滴,振摇,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显紫红色环。(检查糖类)(2)取上述(1)项的甲醇提取液1ml,加饱和硼酸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的丙酮溶液各0.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潭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利湿除痹;祛痰;解毒消肿。主感冒;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

复方治无名肿毒:糙苏三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感冒。用糙苏全草制成醇浸膏片内服,每次 l.2-2.0g,每日3次,儿童酌减;或制成冲剂,日服2次,每次7.5g。观察100例,结果75例于48小时内主要症状(发热、头病、全身酸病、鼻塞、咽喉痛)消失或改善,一般在服英后4-8小时症状即渐减轻,2-3天内便可治愈。但对体温在38.5℃以上的重症患者,退热作用较差。认为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如与红旱莲(湖南连翘)组成复方治疗,可提高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岗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松药材名称岗松拼音Gǎnɡ Sōnɡ别名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来源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 frutescens L.以根、全株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过山风

    药材名称过山风别名槁树、五指青、英雄箭、铁打王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以根、叶和树皮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

  • 粪鬼伞

    药材名称粪鬼伞别名粪生鬼伞、堆肥鬼伞、鬼盖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粪鬼伞Coprinus sterquilin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末及夏、秋雨后,产生在粪堆上。分布于河北、山西

  • 鹅蛋壳

    《中药大辞典》:鹅蛋壳药材名称鹅蛋壳拼音é Dàn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卵壳。功能主治《急救方》:"治痈疽无头。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为末,醋调

  • 山桐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桐子药材名称山桐子拼音Shān Tónɡ Zǐ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来源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生

  • 海龟胶

    药材名称海龟胶拼音Hǎi Guī Jiāo英文名Chelonia Glue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或蠵龟等的背、腹甲制成的加工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lo

  • 雷五加

    药材名称雷五加拼音Léi Wǔ Jiā别名雷公山、白五加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刚毛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imonii Schndid.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

  •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