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风车子叶

石风车子叶

药材名称石风车子叶

拼音Shí Fēnɡ Chē Zi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石风车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wallichii DC.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藤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幼枝压扁,有槽,淡灰褐色,密被鳞片和微柔毛,以后鳞片与柔毛渐脱落,纵裂成纤维状剥落,疏生黑色皮孔。叶对生或互生;叶柄长5-10mm,被褐色鳞片及微柔毛;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稀卵形,长5-13cm,宽3-6cm,坚纸质,先端短尖或渐尖,稀钝圆,基部渐狭,幼叶干时变褐色,老时两面无毛,干时通常绿色,但均密被微小的圆形乳突,中脉及侧脉表面下陷至微突出,仅中脉较明显,脉腋内有锈色至白色长硬毛。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生,不分枝,在枝顶排成圆锥花序状,花序轴被褐色鳞片及微柔毛;苞片线形或披针形,长3-4mm;花小,长约9mm,4数;萼管较短,漏斗状或近钟形,长不及4.5mm,外面上部被褐色鳞片,萼齿三角形,直立,长约1.5mm;花盘环状,边缘及内外密被黄白色长硬毛,毛突出萼齿之外;花瓣小,长约1.5mm,与萼齿等高,倒披针形。渐狭成爪;雄蕊8枚,超出萼齿约3.5-4mm,长于花柱;子房四棱形,密被鳞片;花柱粗,无毛,胚珠4。果具4翅,近圆形或扁椭圆形,稀近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1-3.2cm,宽2-3cm,先端钝圆、平截或微凹,基部楔尖至平截或钝圆,翅红色,有绢丝光泽,被白色或金黄色鳞片;果柄短,长约2mm。花期5-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800m的山坡、路旁、沟边的杂木林或灌丛中,多见于石灰岩地区灌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驱虫。主风湿痹痛;疮疖;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8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麦撇花藤

    药材名称麦撇花藤拼音Mài Piě Huā Ténɡ别名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定心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邓嘿罕(傣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茶茱萸

  • 柴胡叶链荚豆

    药材名称柴胡叶链荚豆拼音Chái Hú Yè Liàn Jiá Dòu英文名Bupleurum-leaf Alysicarpu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柴胡叶链荚豆的全

  • 大飞扬草

    《中药大辞典》:大飞扬草药材名称大飞扬草拼音Dà 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羊(《生草药性备要》),飞扬、神仙对坐草、节节花、大号乳仔草、蚝刈草、猫仔癀、大乳草、木本奶草、金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

  • 海蛇

    药材名称海蛇拼音Hǎi Shé别名大灰蛇、扁尾海蛇、半环扁尾蛇、龟头海蛇、黑尾海蛇、黑背海蛇、黑点海蛇、黄腹海蛇、黑头海蛇、斑海蛇、棘海蛇、黄海蛇、小头海蛇来源有鳞目海蛇科蓝灰扁尾海蛇Lat

  • 关公须

    药材名称关公须拼音Guān Gōnɡ Xū别名叶下红、小活血、红花草、关羽须、根下红、落地红、土活血、扑地红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关公须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diangsi

  • 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药材名称岩白菜拼音Yán Bái Cài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来源为虎耳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

  • 蛇床子

    《中国药典》:蛇床子药材名称蛇床子拼音Shé Chuánɡ Zǐ英文名FRUCTUS CNIDII别名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栗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

  • 慈竹茹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药材名称慈竹茹拼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 海蓬子

    药材名称海蓬子拼音Hǎi Pénɡ Zǐ别名草盐角、抽筋菜、盐葫芦、胖蒿子草、蜡烛蒿子、海胖子、海甲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盐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cornia europa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