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牛胆根

白牛胆根

药材名称白牛胆根

拼音Bái Niú Dǎn Gēn

别名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Hma.)

采收和储藏:立夏后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羊耳菊亚灌木,高70-200cm,根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粗壮,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绵毛的腋芽。叶互生;中部叶有长约0.5cm的柄,上产叶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有小尖头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中脉毛较密,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倒卵形,直径5-8mm,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圆锥状;总苞片5层,外层较内层短3-4倍,被白色或带褐色茸毛;小花黄色,长4-5.5mm,外围花舌片短小或无舌片;中央筒状花狭漏斗状。瘦果长圆柱形,被白以长绢毛,冠毛褐色黄,约与筒状花等长,有50余条糙毛。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性状性状鉴别 根头部常残留短小地上茎。根呈圆柱形,有分枝,长2-5cm,直径0.3-1.5c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有稀疏须根或须根脱落残痕。根皮薄,刮去表皮则呈灰褐色而有油性。质坚硬,切断面木质部灰黄色,有黄色油点散在,根头部中央有髓,呈海绵状。有特殊香气,用物刮擦根部嗅之气更香。味辛、微苦。

以根条粗壮、残茎短小、气芳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扁平,8-10余列,内含黄棕色物。皮层细胞4-8列,散列分泌腔;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与纤维束相间排列成五。韧皮部偶有石细胞,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排列紧必,木射线细胞2-4列,类长方形,径向排列,中央为初生木质部。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定喘;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头痛;牙痛;胃痛;疝气;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酸、辣食物。

1.《云南中草药》:"忌辛辣食物。"2.《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瓜花

    《中药大辞典》:南瓜花药材名称南瓜花拼音Nán Guā Huā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集。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功能主治清湿热

  • 鸭脚木皮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原

  • 伞梗虎耳草

    药材名称伞梗虎耳草别名松木蒂来源虎耳草科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 Marq. et Shaw. f. integrifolia Jee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

  • 金沸草

    《中国药典》:金沸草药材名称金沸草拼音Jīn Fèi Cǎo英文名HERBA INULAE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

  • 大叶花椒

    《中药大辞典》:大叶花椒药材名称大叶花椒拼音Dà Yè Huā Jiāo别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

  • 白荷花露

    药材名称白荷花露拼音Bái Hé Huā Lù别名白莲花露(《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蒸馏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凉营。治感受暑邪,

  • 蒴藋赤子

    药材名称蒴藋赤子拼音Shuò Diào Chì Zǐ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蒴藋"条。功能主治《范汪方》:&qu

  • 树花

    药材名称树花拼音Shù Huā别名白参、天花菌、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Agaricusalneus L

  • 绿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矾药材名称绿矾拼音Lǜ Fán别名青矾、皂矾、绛矾、滥矾、水绿矾来源为含硫酸亚铁矿石或化学制品。性状为类方形之结晶体组成不规则的团块,或为柱状结晶体,呈淡绿色,其中杂有

  • 肥皂荚

    《全国中草药汇编》:肥皂荚药材名称肥皂荚拼音Féi Zào Jiá别名肉皂荚、肥猪子来源豆科肥皂荚属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