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番石榴干

番石榴干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干

药材名称番石榴干

拼音Fān Shí Liu Gān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夏、秋采收,晒干。产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番石榴(《楂物名实图考》),又名:秋果(《南越笔记》),鸡矢果(《植物名实图考》),林拔、拔仔、椰拔、木八子、喇叭番石榴、番鬼子、百子树、罗拔、花稔、饭桃、番桃树、郊桃、番稔。

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叶柄长4毫米。花两性,腋生1~4朵;萼5片,绿色,卵圆形;花瓣白色,卵形,长2~2.5厘米;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洋梨状,长2.5~8厘米,径3~5厘米,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

性状干燥的未成熟幼果,呈圆球形、卵形或洋梨形不等,横径2~3厘米;鲜时青绿色,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坚硬,顶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残存花柱。果肉坚硬,浅棕色,5室,有多数种子密集镶嵌于内;种子灰褐色,大如绿豆,呈不规则之扁圆形或三角形。味微酸而涩,气微香。以饱满、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实含β-谷甾醇、槲皮素、番石榴甙、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无色矢车菊素、维生素C(330毫克),并检出鼠李糖、木糖、核糖、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缬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又含萹蓄甙、阿拉伯聚糖等多糖。

性味《广东中药》Ⅱ:"酸涩,温。"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止泻。"

②《广东中药》Ⅱ:"止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巴豆毒:番稔干、土炒白术石榴皮各三钱。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饮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番石榴干

药材名称番石榴干

拼音Fān Shí Liu Gān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Guava,Immature fruit of Common Guava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干燥幼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5cm,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叫柄长4mm。花两性,腋生1-4朵;萼5片,绿色,卵圆形;花瓣白色,卵形,长2-2.5cm;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洋梨状,长2.5-8cm,径3-5cm,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或低丘陵上。我国华南各地栽培,常见的逸为野生者。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产南美洲。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忌寒,生长发育要求平均温度15.5℃以上。冬季低温对幼树有寒害,成年树叶变紫绿,影响一长发育。对干旱与潮湿有较强的忍耐性。一般在年降雨量1000-3000mm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快,结果早,种后第2年便可开花结果,具有多熟特性。

栽培技术 用实生繁殖或嫁接繁殖。实生繁殖:选高产、优质、无病虫害母树的成熟果实,洗净种子,阴干或短时间晒干(1-2d),于秋季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用细土覆盖约0.2cm,淋透水。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于营养袋或苗圃。苗高40cm,春季可定植于大田。嫁接繁殖:用普通番石榴苗作砧木,苗粗达0.7cm直径时,于3-5月进行芽接。25-30d后解绑,芽片成活后即可截干。第2年春季定植,根据土壤肥力条件,行株中虎为3m×2m或×2.5m×2.5m。

田间管理 幼树生长期短,定植后,除尽杂草,7,8,9月各施1次粪水或少量氮肥,以作主枝。当主枝长到20cm时再进行1次去损,以培养分枝,扩大树冠。

病虫害防治 炭宜病,7-8月用波尔多液喷果表面,10d喷1次,连续2-3次。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的未成熟幼果,呈圆球形,卵形或梨形不等,横径2-3cm,鲜时表绿以,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坚硬,先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残存花柱。果肉坚硬,浅棕色,5室,有多数种子密集镶嵌于内;种子灰褐色,大如绿豆,呈不规则之扁圆形或三角形。味做酸而涩,气微香。

以饱满、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未成熟果实含阿聚糖(arabinan)等多糖[1]。幼果还含番石榴鞣素(arabinose ester hexahydroxydiphenic acid),系六甲氧基联苯酸与吡喃阿拉伯糖结合而成,为一轻泻剂,而成熟果实中不含有[2]。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止血。主泻痢无度;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烧灰,开水送下。

复方巴豆毒: 番稔干、土炒白术石榴皮各三钱。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饮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备考] 《植物名实图考》: 鸡矢果,产广东。 叶似女贞叶而有锯齿,果如小石榴,味香甜。 按《岭外代答》,黄肚子如小石榴,皮干硬如没石子,枯茎如棘,其上点缀布生,不堪啖食。 当即此。树小,花黄白,果如梨大,生青熟黄,连皮食,香甜,六月熟。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

2.《广东中药》Ⅱ:止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红花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红花点地梅Androsace aizoon Duly var. coccine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利水。主治热性水肿。用法用

  • 海鳗鳔

    药材名称海鳗鳔拼音Hǎi Mán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晒干。原

  • 续断

    《全国中草药汇编》:续断药材名称续断拼音Xù Duàn英文名RADIX DIPSACI别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 鸡胆

    《中药大辞典》:鸡胆药材名称鸡胆拼音J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微寒。"②《纲目》:&qu

  • 马桑

    药材名称马桑拼音Mǎ Sānɡ别名马鞍子、水马桑、千年红、紫桑、野马桑、红马桑、醉鱼儿、闹鱼儿、四联树、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龙须、乌龙须[根名]来源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Coriaria sinica

  • 夜交藤

    《中药大辞典》:夜交藤药材名称夜交藤拼音Yè Jiāo Ténɡ别名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

  • 红孩儿

    《中药大辞典》:红孩儿药材名称红孩儿拼音Hónɡ Hái ér别名石莲、红天葵、虎斑海棠、半边莲、九齿莲、红莲(《广西药植名录》),岩红(《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植物名

  • 使君子根

    《中药大辞典》:使君子根药材名称使君子根拼音Shǐ Jūn Zǐ Gēn别名史君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使君子"条

  • 高山黄华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黄华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实入药

  • 龙鳞草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