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甜瓜花

甜瓜花

《中药大辞典》:甜瓜花

药材名称甜瓜花

拼音Tián Guā Huā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葫芦科植物甜瓜,6~7月,开花时采取。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甜瓜"条。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心痛咳逆。"

②《滇南本草》:"敷疮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甜瓜花

药材名称甜瓜花

拼音Tián Guā Huā

英文名Muskmelon flower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melo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黄褐色或白色的糙毛和突起。卷须单一,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8-12cm,具槽沟及短刚柔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长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5-2cm,被柔毛;花萼筒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近钻形,花冠黄色,长约2cm,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折曲,药隔顶端引长;雌花单生,花梗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密被长柔毛和硬毛,花柱长1-2mm,柱头靠合。果实形状、颜色变异较大,一般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汉或斑纹,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种子污白色或黄折色,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夏季。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能主治心痛,咳逆上气,疮毒。主心经郁热;胸痛;咳嗽;皮肤疮痈;肿毒;痒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心痛咳逆。

2.《滇南本草》:敷疮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江西金钱草

    药材名称江西金钱草拼音Jiānɡ Xī Jīn Qián Cǎo别名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出处《中药通报》51:20,1959来源为伞形

  • 地涩涩

    《中药大辞典》:地涩涩药材名称地涩涩拼音Dì Sè Sè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玄参种植物小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6~7月采收果实

  •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拼音Rónɡ Cǎo别名菱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

  • 野黄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黄麻药材名称野黄麻拼音Yě Huánɡ Má别名甜麻、针筒草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假黄麻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以全草入药。性味苦

  • 黄刺皮

    《中药大辞典》:黄刺皮药材名称黄刺皮拼音Huánɡ Cì Pí别名黄三刺皮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的茎皮。4~5月间,开始出芽长叶时,砍取较租的

  • 越橘

    药材名称越橘拼音Yuè Jú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以叶、果入药。全年采叶,阴干或鲜用;果秋后采,晒干

  • 轮叶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轮叶棘豆药材名称轮叶棘豆拼音Lún Yè Jí Dòu别名打夏来源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

  •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别名七节风、竹叶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苞鸭

  • 月桂叶

    药材名称月桂叶拼音Yuè Gu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urus nobilis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可达9-12m,树皮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