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狭叶桃叶珊瑚

狭叶桃叶珊瑚

药材名称狭叶桃叶珊瑚

拼音Xiá Yè Táo Yè Shān Hú

别名五爪金龙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狭叶桃叶珊瑚的枝、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chinensis Benth.var.angusta W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6m。小枝粗壮,绿以,光滑;皮孔白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较稀疏。叶柄长2-4cm,粗壮,光滑;叶片厚革质,较狭窄,常呈线状披针形,长7-25cm,宽1.5-3.5cm,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以,侧脉6-8对。圆锥花序顶生,花序梗被柔毛;雄花序长5cm以上,雄花紫红以,花萼先端4齿裂,花瓣4,长圆形或卵形,雄蕊4,着生于花盘外侧;雌花序较雄花序短,长4-5cm,花萼及花瓣近于雄花,子房圆柱形。果幼时绿以,熟时鲜红色,圆柱状或卵状,长1.4-1.8cm,直径8-10mm。花期1-2月,果熟期达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330-550m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

性味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活血止痛。主劳伤腰痛;筋骨酸软;跌打瘀肿;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买麻藤

    《中药大辞典》:买麻藤药材名称买麻藤拼音Mǎi Má Ténɡ别名买子藤(《广东通志》),驳骨藤(《陆川本草》),大节藤、乌骨风、麻骨风、黑藤、鸡节藤、鹤膝风、小木米藤(《广西药植

  • 红接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接骨草药材名称红接骨草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来源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涩,凉

  • 紫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靛药材名称紫靛别名假杜鹃、吐红草、地狗胆、蓝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来源爵床科紫靛Barleria cristata 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四川。性味甘、

  • 花血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血藤药材名称花血藤别名南五味来源木兰科花血藤Schisandra glaucescens Diels,以果实、藤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果:清肺,补虚。藤:治劳伤及甲状腺肿。

  • 向日葵花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花药材名称向日葵花拼音Xiànɡ Rì Kuí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蕾,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

  • 牛皮草

    药材名称牛皮草拼音Niú Pí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pire Medinilla,Assam Medinilla别名酸藤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顶

  • 《中药大辞典》:蟹药材名称蟹拼音Xiè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出处《本经

  • 建兰花

    药材名称建兰花拼音Jiàn Lán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花。建兰花,秋季采(春兰花,春季采;夏兰花,初夏采)。原形态建兰(《群芳谱》),又名:燕草(陶弘景),

  • 淡秋石

    药材名称淡秋石来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 红花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红花绿绒蒿药材名称红花绿绒蒿拼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柏几麻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的花茎及果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