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热带灵芝

热带灵芝

药材名称热带灵芝

拼音Rè Dài Línɡ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热带灵芝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noderma tropicum(Jungh.)Bres.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集,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肾形,半圆形有后沿,有时也呈圆形,直径10-20cm,厚1-3cm;表面红褐色至紫红褐色,有漆样光泽,有环纹或皱纹;边缘圆而钝或薄而锐,新鲜时黄白色或红褐色。菌柄侧生,罕中生,斜立或直立,长5-10cm,上粗下细,直径可达4cm,红褐色至枣褐色。管口面新鲜时白色,伤时变淡褐色;管口长圆形至近角形,每1mm间4-5个;菌管淡棕色,长2-5mm。孢子瓜子形,平截、褐色,内壁有刺状小沟,(5-8)μm×(4-5.5)μm,内有油球。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大叶合欢、相思树的树桩、枯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肾形或半圆形,直径10-20cm,厚约3mm。表面红褐色或紫红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纹或皱纹,边缘钝圆,波状或浅瓣裂。管口面白色或浅褐色,管口长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4-5个。菌柄多侧生,长5-10cm,直径可达4cm,红褐色。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抗肿瘤。主冠心病;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扁豆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豆花药材名称扁豆花拼音Biǎn Dòu Huā来源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间采摘未完全开发的花,迅速晒干或烘干,晒时要经常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药材名称六股筋拼音Liù Gǔ Jīn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水松皮

    《中药大辞典》:水松皮药材名称水松皮拼音Shuǐ Sōnɡ Pí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原形态水松(《南方草木状》)落叶乔木。常由根部产生本质的瘤状体伸出地面。冬季侧生小

  • 钩苞大丁草

    药材名称钩苞大丁草拼音Gōu Bāo Dà Dīnɡ Cǎo别名白叶不翻、小一支蒿、钩毛大丁草来源菊科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宽羽线蕨

    药材名称宽羽线蕨拼音Kuān Yǔ Xiàn Jué英文名Broad-pinna Colysis别名九龙盘、一包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

  • 滑石

    《中国药典》:滑石药材名称滑石拼音Huá Shí英文名TALCUM别名画石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