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蕊老鹳草

毛蕊老鹳草

药材名称毛蕊老鹳草

拼音Máo Ruǐ Lǎo Guàn Cǎo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槐牛儿苗科植物毛蕊老鹳草全草。8~9月采收,洗去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直立,向上分枝,有倒生白毛。叶互生,肾状五角形,直径5~10厘米,掌状5中裂或略深,裂片菱状卵形,宽3~5厘米,边缘有羽状缺刻或粗牙齿,上面有长伏毛,下面脉上疏生长柔毛;基生叶有长柄,长2~3倍于叶片,密生长硬毛,茎生叶的柄短,预部的无柄;托叶离生,长三角形,膜质。聚伞花序顶生,花序柄2~3枚,出自1对叶状苞片腋间,顶端各有2~4花;花柄长约1.5厘米,有密腺毛,在果期直立;萼片5,卵状椭圆形,长约1厘米,有密腺毛;花瓣5,淡蓝紫色,长约1.5厘米;雄蕊10;子房5室,被毛,花柱有毛,先端5裂,花后伸长。蒴果长约3厘米,有微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湿润林缘、灌丛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微辛,微温。

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疏风通络,强筋健骨。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肌肤麻木,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

复方①治筋骨疼痛,瘫痪:毛蕊老鹳草、当归秦艽白芍麻黄。炖肉服。

②治肠炎,痢疾:毛蕊老鹳草叶、香青。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棉花藤

    药材名称棉花藤拼音Mián Huā Ténɡ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piifolia DC.var obtusiden

  • 蛤蟆草

    药材名称蛤蟆草别名细叠子草来源紫草科斑种草属植物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Turcz.) Bunge,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去净泥土,晒干。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药材名称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acericula (S. Moore) 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丝棉木

    《中药大辞典》: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中国树木志略》),明开夜合(《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桃叶卫矛(《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杜(《中国高等植物图

  • 天竹黄

    药材名称天竹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出处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萱草

    药材名称萱草拼音Xuān Cǎo来源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和黄花菜H. flava 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

  • 川山橙果

    药材名称川山橙果拼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uǒ别名石柑子、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采收和

  • 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蜀葵子药材名称蜀葵子拼音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