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叶黄杞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

药材名称毛叶黄杞

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

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涩,凉。

功能主治收敛,消炎。主治痢疾,慢性肠炎,腹泻,脱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配伍其它药各适量,共研粉撒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毛叶黄杞

药材名称毛叶黄杞

拼音Máo Yè Huánɡ Qǐ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毛叶黄杞的根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 exWall.[E.spicata Lesch.ex Bl. Var.colebrookiana(Lindl.ex Wall.)Kds.et Val.]

采收和储藏:秋、冬及早春季采收根及茎皮,除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小乔木,高5-7m。小枝淡灰褐色,密被短柔毛,皮孔多而显着。偶数羽状复叶,小叶2-4对,少有5对,生于叶轴上部的小叶较下部的大而长;叶片革质,阔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15cm,宽3-7cm,先端钝圆或微凹或有时急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有腺体,仅中脉有柔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多条,形成圆锥状花序束;雄花密集,有花梗和苞片,苞片3裂,通常雄蕊10,药隔有一小突尖伸出花药;雌葇荑花序单生或生于雄花序束先端,雌花几无柄,子房下位,2枚心皮合生。果序下垂,长13-18cm,密生短柔毛;果实球形,坚果状,直径约4mm,苞片3裂,贴生果实近中部,发育成果翅,苞片基部及果实密被黄色刚毛。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腰或山谷阳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涩;性凉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主久泻久痢;脱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络石果

    药材名称络石果拼音Luò Shí Guǒ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果实。7月间采集,以未熟的果实为好。性状蓇葖果,2个并生成人字形,长圆柱状或带纺锤状,长约8~2

  • 盲肠草

    药材名称盲肠草拼音Mánɡ Chánɡ Cǎo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

  • 实葫芦根

    药材名称实葫芦根拼音Shí Hú L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全缘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数米。块根粗大,富含具纵棱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白杨树根皮

    《中药大辞典》:白杨树根皮药材名称白杨树根皮拼音Bái Yánɡ Shù Gēn Pí别名白杨皮(《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根皮

  • 鲤鱼血

    《中药大辞典》:鲤鱼血药材名称鲤鱼血拼音Lǐ Yú Xu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血。化学成分鲤鱼血的组成,因季节、营养情况等而有差异。幼鲤的血红蛋白,冬季较春季为低。凝

  • 香皮树

    药材名称香皮树拼音Xiānɡ Pí Shù别名亚婆膏。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香皮树的树皮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fordii Hemsl.[M.hainanensis How

  • 鹅喉管

    《中药大辞典》:鹅喉管药材名称鹅喉管拼音é Hóu Guǎ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喉管。功能主治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复方①治喉症:鹅喉气管一个(阴阳瓦炙黄色),冰片

  • 蝎子七

    《中药大辞典》:蝎子七药材名称蝎子七拼音Xiē Zi Qī别名红蝎子七(《中国药学会沦文文摘集》,1962),红粉、猴子七(《陕西中草药》),野高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然波(藏名)。出处《陕西

  • 白鱼尾果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果药材名称白鱼尾果拼音Bái Yú Wěi Guǒ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9~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