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榆耳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

拼音Yú ěr

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

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以美酒渍曝。”所述榆耳、榆檽即指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革菌科真菌粘韧革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et Imai

原形态子实体初时平伏或呈球形,展开后呈肾形、耳状或扇形。无柄,常叠生在一起,新鲜时胶质,干后硬而脆,径可达15(30)cm,厚3cm。边缘内卷,有时波状;菌盖表面被覆一层浓密的绒毛,厚约1mm,污白色、乳白色、杏黄色至橘红色,边缘绒毛短而稀,颜色浅,干后表面呈灰白色至浅黄色。下面(子实层面)乳白色至浅橘红色,有小疣;小疣呈放射状排列,径(1-3)mm×1mm。菌肉厚,浅橘红色,胶质。囊状体圆柱状或中部腹鼓状,(100-130)μm×(5-7-10)μm。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光滑,无色,(2.5-3)μm×(6-6.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榆及春榆的枯死树干或伐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肾形、耳状或扇形,直径可达15cm,厚约3cm,表面被覆松软而厚的绒毛层,灰白色中浅黄色,有的有环纹,边缘花瓣状,常反卷,下表面的子实层近浅赤褐色或琥珀褐色,具辐射状棱脉,其上有多数小疣。质坚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子实体中含干朽菌酸(merulinic acid)A、B、C,α-甜没药萜醇(α-bisabolol)。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痢。主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或用此汤合面烙饼;亦可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发表

    药材名称大发表拼音Dà Fā Biǎo别名野蚕豆、见水消、三愣金刚、三角西花、爬山豆、山落花生、三愣草、三棱枝爬山豆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三棱枝秔子梢Campylotropis trigono

  • 鲐鱼

    药材名称鲐鱼拼音Tái Yú英文名Mackerel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药材名称小芸木拼音Xiǎo Yún Mù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山檨叶泡花树

    药材名称山檨叶泡花树拼音Shān Shē Yè Pào Huā Shù别名灰冬瓜。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山檨叶泡花树的根、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thorelii Lecom

  • 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药材名称香茅拼音Xiānɡ 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铜钱菌

    药材名称铜钱菌拼音Tónɡ Qián Jūn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 imsulsus (Fr.)Fr.采收和储

  • 柏树根

    药材名称柏树根拼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

  • 大乌爪金龙

    药材名称大乌爪金龙来源葡萄科岩爬藤属植物大五爪金龙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 Y. Wu,以根和茎入药。全年可采,分别切片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风湿

  • 白茅根

    《中国药典》:白茅根药材名称白茅根拼音Bái Máo Gēn英文名RHIZOMA IMPERATAE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