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栗毛球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

药材名称栗毛球

拼音Lì Máo Qiú

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总苞

功能主治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①《补缺肘后方》:"治丹。"

②《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③《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

②治痰火核:风栗壳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毛球

药材名称栗毛球

拼音Lì Máo Qiú

别名栗毛壳、栗刺壳、风栗壳、板栗壳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剥取果实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性状性状鉴别 总苞球形,直径3-5cm,外面有不锐被毛的刺。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血。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②治痰火核:风栗壳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④治小儿百日咳:风栗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

各家论述1.《补缺肘后方》:治丹。

2.《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3.《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棒锤药材名称铁棒锤拼音Tiě Bànɡ Chuí别名八百棒、铁牛七、雪上一枝蒿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

  • 鬼臼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本经》),天臼、马目公、解毒(《吴普本草》),术律草(《丹房鉴源》),羞天花、羞寒花(《益部方物略记》),害母草(《本草图经》),八

  • 番石榴皮

    药材名称番石榴皮拼音Fān Shí Liu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化学成分根含阿江榄仁酸。树皮含鞣质18.56%和有机酸。茎皮含无色矢车菊素、

  • 水丁香

    药材名称水丁香拼音Shuǐ Dīnɡ Xiānɡ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草(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西藏马先蒿

    药材名称西藏马先蒿来源玄参科西藏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燥湿。治食物中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热性腹泻。用

  • 山漆树

    《中药大辞典》:山漆树药材名称山漆树拼音Shān Qī Shù别名铁象杆、野漆树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山漆树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单数羽状

  • 糯米团

    药材名称糯米团拼音Nuò Mǐ Tuán别名糯米草、糯米藤、糯米条、红石藤、生扯拢、蔓苎麻、乌蛇草、小粘药来源荨麻科蔓苎麻属植物糯米团Memorialis hirta (Blume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马刀肉

    《中药大辞典》:马刀肉药材名称马刀肉拼音Mǎ Dāo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功能主治①《纲目》:&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