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旋柄茄

旋柄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旋柄茄

药材名称旋柄茄

拼音Xuán Bǐnɡ Qié

别名旋花茄、跌打须、大苦溜溜、苦凉菜、理肺散倒提壶

来源茄科旋柄茄Solanum spirale Roxb.,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湖南、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疟疾,腹痛,腹泻,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风湿跌打,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旋柄茄

药材名称旋柄茄

拼音Xuán Bǐnɡ Qié

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大苦溜溜、苦凉菜、旋桔茄、跌打西、理肺散倒提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spirale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全草,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0.5-3m。全株光滑无毛。茎绿色,圆形,嫩枝略有棱。单叶互生,有时两叶对生于枝的同侧;叶柄长2-3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9-20cm,宽4-8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下延成叶柄,全缘。聚伞花序螺旋状生于枝杆上,有时和地对生;总花梗长3-12cm;花柄细长,达2cm;萼杯状,长约2mm,5浅裂,萼齿圆,钝或不明显;花冠白色,裂片5,长卵状披针形;雄蕊5;子房卵形,2室,柱头截形。浆果球形,橘黄色,直径7-8mm;种子多数,压扁。花期夏秋,果期冬春。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溪边灌木中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从叶和果实中分得澳洲茄胺(solasodine),得率分别为0.06%和0.12%。从叶和茎中还分得西红柿烯胺(tomatidenol),15α-羟基西红柿烯胺(15α-hydroxytomatidenol)和雅姆皂甙元(yamogenin)。从根中分得26,28-断茄啶-5,22(28)-二烯-3, 16-二醇(etiolin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疟疾;腹痛;腹泻;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风湿跌打;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大叶苣荬菜

    药材名称大叶苣荬菜拼音Dà Yè Jù Mǎi Cài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续断菊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asdper (L.) Hil

  • 五龙皮

    药材名称五龙皮别名五角槭、地锦槭、水色树、色木槭、色木来源槭树科五龙皮Acer mono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及长江上下游。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逐瘀。主治

  • 伴蛇莲

    《中药大辞典》:伴蛇莲药材名称伴蛇莲拼音Bàn Shé Lián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秋季采挖,洗

  • 网脉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网脉旋蒴苣苔别名石面枇杷、山枇杷、大还魂、吊气还魂来源苦苣苔科网脉旋蒴苣苔Boea dictyoneura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广西、广东。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

  •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药材名称榉树叶拼音Jǔ Shù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②婉可成《食

  • 昂天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药材名称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 烧伤藤

    药材名称烧伤藤拼音Shāo Shānɡ Ténɡ别名节节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毛咀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jamnica Miq.[Terminalia kouytche

  • 球序鹅掌柴

    药材名称球序鹅掌柴拼音Qiú Xù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fo Glomerule Schefflera别名七加皮、五加皮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