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撑篙竹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

拼音Chēnɡ Gāo Zhú

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

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茎皮取茎竿部除去外皮刮下的中间层。

原形态撑篙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7-10m,直径4-5.5cm,尾稍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长30cm左右。幼时薄被白蜡粉或具糙硬毛,竿壁厚,基部数节间具有黄绿色纵条纹;节处稍有隆起,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节开始,坚持,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具3枝较为粗长。箨鞘早落;箨耳不相等,具波状皱折,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叶鞘背向通常无毛,边缘被短纤毛;叶耳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舌高0.5mm;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cm,宽1-1.5cm,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cm,小穗含花5-10朵;颖仅1片,长6mm,无毛,具9脉;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mm,无毛,具13-15脉;内稃和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间6脉;鳞被3,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偏斜,长2.7mm,后方1片稍大;花丝短,花药长5mm;子房长圆形,长约1mm,先端被短硬毛,花柱长1mm,被短硬毛,柱头3,长3mm,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长1.5mm,先端被短硬毛,并有残留的花柱和柱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溪两岸和村落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各地。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止呕;止血。主热病烦渴;呕吐;小儿惊厥;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用治烦热呕吐、吐血、衄血、小儿惊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苋药材名称白花苋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来源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微辛,平。功

  • 剪秋罗

    药材名称剪秋罗拼音Jiǎn Qiū Luó别名阔叶鲤鱼胆[江苏]来源石竹科剪秋罗属植物剪秋罗Lychnis senno Sieb. et Zucc.,以全草及根部入药。夏秋采,洗净,根部切片

  • 结根草莓

    药材名称结根草莓拼音Jié Gēn Cǎo Méi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结根草莓的全草。6~7月采,茎最好,除去枯枝残叶及须根,晾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12

  • 刺榆

    药材名称刺榆拼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

  • 对叶林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林药材名称对叶林拼音Duì Yè Lín别名西藏吊灯花来源萝藦科对叶林Ceropegia pubesce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硬叶吊兰

    药材名称硬叶吊兰拼音Yìnɡ Yè Diào Lán别名吊兰子、大凉药、大甩头、卧吊兰、石吊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硬叶吊兰的全草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idium pendulum(R

  • 石枣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枣子药材名称石枣子别名果上叶、鸦雀还阳、岩火炮来源兰科石仙桃属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 Schlecht.,以假鳞茎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

  • 阿育魏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育魏实药材名称阿育魏实拼音ā Yù Wèi Shí来源伞形科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 (L.) Sprague,以种子入药。生境

  • 小叶金花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花草拼音Xiǎo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

  • 五蕊梅

    药材名称五蕊梅别名木茎山金梅来源蔷薇科山金梅属植物匍茎五蕊梅Sibbaldia procumbens L.,以全草入药。花开时采地上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止咳,痛经,祛瘀消肿。用于咳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