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心叶秋海棠

心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心叶秋海棠

拼音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

别名一口血、红盘、大岩酸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心叶秋海棠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5-22cm。无茎。地下块茎球形,直径约1cm。1叶,叶柄长9-13cm,无毛;叶片卵状心形,长4-11cm,宽3-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表,两侧近对称,上面无毛,下面主脉上有时微被疏柔毛,干后两面褐色,边缘具不整齐的牙齿。聚伞花序,总花梗从地下茎生出,与叶柄近等长;花粉红以,雄花被4片,外轮2片卵圆形,长、宽约4.5cm,内轮2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内轮2片李鹏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花丝基部短的合生,有花丝约12条,花药椭圆形,纵裂;雌花被片4,花柱大部分合生,成长约2m的柄。蒴果卵形,有3翅,其中1翅较大,镰刀形,钝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味酸;涩;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痛;解毒。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拼音Huā Nán 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

  • 黄羊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羊角药材名称黄羊角拼音Huánɡ Yánɡ Jiǎo别名蒙古瞪铃、蒙古原羚来源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镑丝用。性味

  • 葱汁

    《中药大辞典》: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陶弘景),葱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药尔雅》),葱涎(《百一选方》),葱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

  • 川桐皮

    药材名称川桐皮拼音Chuān Tónɡ Pí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别名茨楸、棘揪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 鹰骨

    《中药大辞典》:鹰骨药材名称鹰骨拼音Yīnɡ Gǔ别名鹞婆骨(《陆川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骨胳。原形态苍鹰(魏澹《文集》),又名:黄鹰(魏澹《文集》),鷞鸠(《尔雅翼》),角鹰(《

  • 野梨枝叶

    药材名称野梨枝叶拼音Yě Lí Zhī Yè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鹿梨"条。化学成分叶含熊果酚甙、异槲皮甙、绿原酸、

  • 苦荞麦

    药材名称苦荞麦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来源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利

  • 南鹤虱

    《中国药典》:南鹤虱药材名称南鹤虱拼音Nán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OT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

  • 紫桔梗

    药材名称紫桔梗别名白升麻来源毛茛科紫桔梗Delphinium pogonanth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升阳。主治风热头痛,水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