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干岩矸

干岩矸

《中药大辞典》:干岩矸

药材名称干岩矸

拼音Gān Yán Gān

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罂粟科植物黄堇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肉质,灰黄色。茎单一或丛生,倾斜,茎叶均密被白色茸毛。根生叶柄较长,叶片向四周披散,粉绿色,2回羽状复叶;小叶分裂为3~5片,先端钝圆或微尖或3裂。总状花序顶生,有长梗;花冠黄色,无毛。蒴果,线形,有毛。

生境分部生于悬岩陡壁缺少雨水处。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止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泡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干岩矸

药材名称干岩矸

拼音Gān Yán Gān

英文名all-grass of Tomentose Corydalis

别名黄连、毛黄堇、毛黄连、遍山白

出处出自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植物毛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黄堇,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毛茸。主根肉质,圆锥形,灰黄色。茎1-3,直立或倾斜。叶基生,具长柄;叶片轮廓狭三角形,二回羽状复叶,一回裂片11-13枚,具短柄;二回裂片9-11枚;末回裂片宽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再2-3深裂。总状花序顶生,疏生花10余朵;苞片短小,卵状披针形;花冠金黄色,无毛,外轮上瓣先端具浅凹,距圆筒形,长约占全瓣长的2/3,末端略下弯。蒴果条形,全体被毛,花柱宿存。花期夏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200m的悬崖陡壁少见雨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常皱缩成团,被毛。主根圆锥形,直径5-10mm,表面棕黄色,有明显的皱纹及须根痕,质硬而脆,断面黄绿色。茎多成束卷曲,灰绿色。叶多已碎落。有的可见黄色小花。气微,味苦。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血;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茶饮;研末,1.5g,每日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儿屎果

    药材名称猫儿屎果拼音Māo ér Shǐ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矮杞树的果实。秋季成热时采摘,晒干。性味①《贵州草药》:"甘辛,平。"②《陕西中草药》:&

  • 云南风车子

    药材名称云南风车子拼音Yún Nán Fēnɡ Chē Zi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云南风车子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yunnanensis Exel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

  •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药材名称佛葵拼音Fó Kuí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来源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 猪鬃凤尾蕨

    药材名称猪鬃凤尾蕨拼音Zhū Zōnɡ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Bristled Brake别名还阳草、猪毛草、金鸡尾、锯锯草、凤尾蕨、细凤尾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牛膝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膝茎叶药材名称牛膝茎叶拼音Niú Xī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7~8月采。功能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纲目》:&q

  •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药材名称紫薇叶拼音Zǐ Wēi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

  • 小驴蹄草

    药材名称小驴蹄草别名花葶驴蹄草来源毛茛科小驴蹄草Caltha scoposa Hook. f. et Thom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甘肃、青海、云南、西藏。性味辛,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

  • 榆白皮

    《中药大辞典》:榆白皮药材名称榆白皮拼音Yú Bái Pí出处《药性论》·《本经》原作榆皮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

  • 狗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肝菜药材名称狗肝菜拼音Gǒu Gān Cài别名猪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小青、六角英、路边青、土羚羊来源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

  • 蜈蚣萍

    《中药大辞典》:蜈蚣萍药材名称蜈蚣萍拼音Wú Gōnɡ Pínɡ别名麻藻(《群芳谱》),边箕萍(《纲目拾遗》),水百脚、槐瓢、水舌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