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青藤

小青藤

药材名称小青藤

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

别名青藤香、马哥罗、小一支箭过山龙、股藤、家同藤、野牵牛、毛风藤、石板藤、老鼠藤、风藤、小股藤、牛串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L.)DC.[C.trilobus(Thunb.)DC.C.sarmentosus(Lour.)Diels]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1.木防己木质藤本。嫩枝密被柔毛,老枝近于无毛,表面具直线纹。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被白色柔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形状变异极大,线状披针形至阔卵状近圆形、狭椭圆形至近圆形、倒披针形至倒心形,有时卵状心形,长3-8cm,少数超过10cm,宽1.5-5cm,先端渐尖、急尖或钝而有小凸尖,有时微缺或2裂,基部楔形、圆或心形,边全缘或3裂,有时掌状5裂,两面被密柔毛至疏柔毛,有时两面近无毛。聚伞花序单中或作圆锥花序式排列,腋生或顶生,长达10cm或更长,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淡黄色;萼片6,无毛,外轮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2mm,内轮阔椭圆形,长达2.5mm;花瓣6,倒披针状氏圆形,先端2裂,基部两侧有耳,并内折,长1-2mm;雄蕊6,较花瓣短;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退化雄蕊6,微小;心皮6。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紫红色或蓝黑色,长7-8mm。花期5-8月,果期8-10月。

2.毛木防己本变种与木防己相似,主要区别点是:毛木防己的萼片背面被白色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林缘、路边或疏林中。

2.生长环境与木防己相同。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以及河北、辽宁、陕西等地,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常见。

2.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防己茎含木防己碱(trilobine)及异木防己碱(isotrilobine)。叶含木防己里定碱(cocculolidine)和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气止痛;利水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腹痛;水肿;淋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强壮莲座蕨

    药材名称强壮莲座蕨拼音Qiánɡ Zhuànɡ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强壮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robusta Ching采收和储

  • 番薯

    《中药大辞典》:番薯药材名称番薯拼音Fān Shǔ别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

  • 蓝锭果

    药材名称蓝锭果拼音Lán Dìnɡ Guǒ别名黑瞎子食、狗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处植物蓝锭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nicera caerulea L.var .edulis Turcdz.

  • 石鳖

    药材名称石鳖拼音Shí Biē出处《纲目》来源为石鳖科动物石鳖的化石。性味甘,凉,无毒。功能主治治淋疾血病,磨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牛肋筋

    药材名称牛肋筋拼音Niú Lèi Jīn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秋后采收。

  • 白石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脂药材名称白石脂拼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

  • 两色鳞毛蕨

    药材名称两色鳞毛蕨拼音Liǎnɡ Sè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isset Wood Fern别名两色耳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

  • 地羊鹊

    《中药大辞典》: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波罗蜜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药材名称波罗蜜拼音Bō Luó Mì别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阳杂俎》),曩伽结(《纲目》),优珠昙、天婆罗(《中国树木分类学》),树婆罗(《广州植物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