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茜草

小茜草

药材名称小茜草

拼音Xiǎo Qiàn Cǎo

别名茜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iayunnanensis(Franch.)Dlel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2m。根簇生、细长、肥厚、圆柱形而微弯,外皮红褐色。茎四棱形,棱上被毛。叶近革质,4叶轮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长1.3-2cm,宽0.5-1.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而有剌毛,上面绿色被毛,下面色较淡。微粗糙,脉3出。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及分枝均纤细;花小,5数,绿黄色,直径约0.3cm,理解片狭卵形,先端尖锐,稍硬而内弯。浆果小,直径约5mm,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小茜草Herba Rubiae Yunnanensis产于云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卷曲成团。茎具4棱,棱上有倒生小刺状粗毛。4叶轮生,近革质;完整叶片近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上面及边缘粗糙,被疏短毛,下面无毛,基出3脉;近无柄。有时具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气微,味苦、涩、味甜。 以茎色绿、叶完整者为佳。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苏

    药材名称白苏拼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

  •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药材名称芜荑酱拼音Wú Yí 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 紫梢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梢花药材名称紫梢花拼音Zǐ Shāo Huā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来源淡水海绵科动物脆弱骨针淡水海绵Spongilla fragilis Lecidy或刻盘淡水海绵Ephydati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石花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菜药材名称石花菜拼音Shí Huā Cài别名琼胶、洋菜来源藻类红藻门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Lamx.,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

  • 多枝婆婆纳

    药材名称多枝婆婆纳拼音Duō Zhī Pó Pó Nà别名小败火草来源玄参科多枝婆婆纳Veronica java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秦岭以南各地及西

  • 黄花菜子

    药材名称黄花菜子拼音Huánɡ Huā Cà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黄花菜Cleomevisco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e viscosa L.采收和储藏:7月份果熟时

  • 三股筋

    《中药大辞典》:三股筋药材名称三股筋拼音Sān Gǔ Jīn别名香叶、楠木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少花新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乔木或灌木,高2~4.6米。小枝稍有毡状

  • 樗叶

    《中药大辞典》:樗叶药材名称樗叶拼音Chū Yè别名樗木叶(《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叶。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②《纲目》:"苦

  • 大山黧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黧豆药材名称大山黧豆别名茳茫香豌豆、山豇豆来源豆科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功能主治镇痛。主